第2626章(1 / 1)

第2626章但张良却有些激动了起来,他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但知道他的身份,出自地网。情报打探获取,沟通传递,都是他们来完成。这段时间他都没有跟王康见过面,他知道齐皇对王康盯的很紧,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下达命令。他们的联系就是这个人。“康少爷让我给您带三个字,开始吧!”听到此。张良面色激动,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也迫不及待。而后,他深吸了口气,沉声道:“我知道了。”“嗯。”青年说完就离开了。地网的人一直都是这样,而后,张良就开始了安排。事实上,为了这个计划,他们早已经开始了准备,只要开始,就能迅速执行......时间又过去了几日。照例民众所关注的就是前线的战情。不过比之前又多了一个新的话题。粮价涨了!事实上粮价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涨了起来。长年的战争,使得正常的农耕受到影响,并且因为战争的极大消耗,国内的粮食外流,储备不足,自然会引起粮价的波动。不过这个程度并不是太夸张,还在人们接受范围。价格不是谁定的,而是供需关系决定。供大于求,自然价格低。这是由市场决定的。也是齐国的经济特色,除去盐铁等特殊物资,实行专卖,朝廷基本不管这些。这种完全开放的政策,也是齐国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原因,当然它也有很大的弊端。一但发生经济问题,朝廷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应对的经验,那必然是会出问题。粮价的上涨,各地都有这个趋势。然而,朝廷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因为现在主要的事情,就是对楚战争。首先保证的就是军需粮草的供应,而且他们也没怎么当回事。战争嘛,怎么可能没点影响呢?也因为这样。开始出问题了。在人们日常议论完对楚的战情,也开始谈论起了粮价。民以食为天。粮是谁都要吃的。“这段时间,粮食的价格又涨了。”“是啊,朝廷对楚用兵,粮食消耗严重,那价格可不得涨?”“各大米铺粮铺价格都涨了。”“哎,富阳可是没有涨啊,还是以前的价格,可真是良心啊!”“可不是么?”“按照现在的行情,富阳可是在赔本做买卖。”“也许是那个败家主使不差钱呢?”“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够良心了,确实是给了民众们实惠,只是好长时间都没有他的消息了。”“是啊,至从八殿下发丧之后就没个消息,应该回国了吧,你别说康少爷还真的是重情重义。”“别说了,我还是去买粮了,别明天又涨,再涨我可是买不起了。”人们议论纷纷。毕竟都是跟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这时有一个人突然跑了过来,大声道:“不好了,刚得到消息,说是富阳家的商船在海上遇到风浪,都翻了!”“啊,是什么商船,那损失可就大了!”“商船运的都是粮食,是从南方那边要运到临淄的,现在可是出大事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