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邵贵妃的侄女(1 / 1)

阮逐月在青州外祖家,忙着收拾行礼,准备回京的特产,和表姐妹们逛街购物,不亦乐乎的时候,远在京城的太子百里宸,身体的伤口也结痂好了大半。百里宸瞒着太医院的人,但却在宫外隐姓埋名请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夫帮他看过。他的心疾症状,真的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说,江南行遇到的神医鬼刀手,的确用她那把鬼刀治愈了自己的心疾,他重生以来最大的后顾之忧,都被彻底解决了。彻底解决了……心疾哪……若不是左侧的伤口还在提醒着自己,百里宸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件神奇的事会发生在他的身上。不过现在,不相信也得相信,他的心疾痊愈了。这都多亏了她,阮逐月!前世里阮逐月只救了自己一次,他还给了她自己的性命。这一生,她救了自己两次,尤其第二次还是治愈心疾,他又该用什么来回报她呢?想到两人在青州城郊外的那一晚,想到他听得真真切切,她说只是还债,对他没有任何其他感情的字眼,百里宸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无欲无求。百里宸,你对阮逐月只是救命之恩的感激而已,没有其他,不要多想。救命之恩,他会一点点偿还,哪怕每次都微不足道,他也会一直偿还下去。云家这次在江南商贾中脱颖而出,原本父皇的意思是将云家列入皇商之列,赐予品阶,给予云家富贵之外的荣华。百里宸想到,她曾经嘱托过自己,不要将云家放置在风口浪尖,高处不胜寒。于是他劝说父皇,放弃了皇商的主意,而是改为赐予“江南第一家”的匾额。这匾额是皇上亲自书写,虽然还是珍贵无比,但匾额挂在云家,没有什么权势上的影响,最多就是云家的一块免死金牌而已。阮逐月,她想要的也正是这块免死金牌吧。好,那他就全力成全她。如今,她在江南,应该已经收到关于云家赏赐的消息了,不知道你,可还满意吗?百里宸沿着宫中太液湖畔慢慢走着,努力理清楚自己最近经常有些纷乱的思绪。此时已是深秋,凉意袭人。一阵风吹过,太液湖畔树上的黄色、红色叶子纷纷掉落入水中,映衬着不远处的假山楼阁,形成了一副最美不过的秋日山水图。看到太液湖水波纹荡漾,百里宸又不自觉想到了,那日她在这里救了落水的自己。阮逐月,她凭什么对自己如此好呢?搅乱了自己的心,偏偏她自己又是个没有心的人?咳咳……凉风入体,身上伤还没有痊愈的百里宸忍不住咳嗽了几声。绕过的一座假山石的拐角之处,忽然有人娇喝了一声。“是谁躲在那里?出来!”百里宸蹙眉,往外走了几步走出了树木掩映,正看到一个身穿鹅黄色锦绣曳地长裙的女子扶着丫鬟的手款款走来。看到百里宸的瞬间,女子带着丫鬟盈盈下拜。“不知是太子殿下在此处赏景,方才丫鬟无礼了,邵明珠在此向殿下赔罪。”百里宸摆了摆手,表示无妨。不过邵明珠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是了……宫中邵贵妃,娘家承恩公府,似乎有个侄女名唤邵明珠。“原来是承恩公府上的,这里不是内宫,你在这里做什么?”百里宸开口语气清冷,邵明珠起身落落大方解释道:“皇上召见,是内监引了我在此处等候。若有冒犯太子殿下之处,臣女这就告退。”“不用了,既然是父皇召见,你便在这距离紫微宫最近的地方等着吧,免得乱跑迷了路。”百里宸摆手离开,留下邵明珠和丫鬟一直躬身候着,等到太子已经拐了弯走远完全看不见,丫鬟才扶着自己小姐起身。丫鬟眉眼活泼灵动,拍着心口小声道:“吓死我了,还以为太子殿下要发火,没想到他如此好脾气。”邵明珠嗔了眼身旁丫鬟,低声嘱托道:“别再乱说话,小心祸从口出。看你下次还敢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胡说八道吗?”丫鬟吐了下舌,压低了声音。“奴婢再也不敢啦!不过小姐,太子殿下长得还真好看呢!跟小姐您很是般配。”又开始胡说八道了,邵明珠正要开口教训丫鬟,就有个内监匆忙过来传话。“邵小姐,皇上召见,您这边请。”邵明珠忙收拾心情,放下乱七八糟的想法跟着内监往紫微宫走。不过在转弯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太子离开的方向。……东宫之中,百里宸翻看着驿站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看到那封汇报着,阮大将军阮惊天胳膊受伤中毒,多亏了太子殿下请示皇上后送去的药才得以保住性命,百里宸轻轻呼出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重蹈了前世的覆辙。阮逐月,这就算是我对你的另一桩报答吧。百里宸的贴身太监桑枝推门进来,小声汇报道:“启禀殿下,查出来皇上今日召见承恩公家的邵小姐,只是殿内说了几句话,就打发她离宫了。哦对了,皇上还让人宣旨,明儿个要忠勇公家的三小姐进宫见驾。”忠勇公家三小姐,左元珊?百里宸脑中便浮现了一个梳着双丫髻,跟在自己身后叫太子表哥,太子表哥的妹妹形象。没错,太子生母左皇后便是出自忠勇公府左家。然而,紫薇王朝的惯例,皇后统统出自承恩公府邵家,这是自紫薇王朝开国以来就定下的规矩。据说这是太祖皇帝时候,为了表示对第一任承恩公本人的感谢,特地定下的。为的就是能令承恩公的爵位世代流传下去,以报当年承恩公对于太祖皇帝的恩情。至于具体是什么恩情,有人说是救命之恩,有人说是开国之功,总之不一而足,过去太久已经无从考证了。然而到了当今皇上嘉坤帝这里,他因为对太子生母一见钟情,当初也算是排除万难,执意迎娶了忠勇公府的左小姐为皇后。面对朝堂臣子们反对的声音,嫌麻烦的嘉坤帝索性又将承恩公府的一位邵小姐迎娶为妃,堵上了一部分朝臣的嘴巴。嘉坤帝还下令,承恩公府这个后族专享的国公爵位,不会因为皇后是左家而非邵家就有改变。如此妥协的结果,承恩公府觉得还不错,一场风波才算是就此压下。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