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素清阅悟了(2 / 2)

霁无瑕与两人说道:“晚饭便留在这边吃吧。”

萧无人与素清阅之境界终究还是后天,没有辟谷,如今太阳都落山了,留他们吃个晚饭自是理所应当。

蔺重阳又用了些存货,简单烧了些道菜。

除了这边吃的,还有给最光阴等人,以及粹心殿那边送的,让他们离开的时候一并给带过去,反正都洗手烧菜了,烧多少不是烧。

事实上,两人还是很有眼力的,吃完晚饭的同时还包揽了洗碗筷的重任。

将一切收拾妥当,带了食盒的两人直接请辞。

这个时辰,再留在这里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

事实上,《理念与路线概论》这本书写的相当有水平,霁无瑕这位主事夫人可非是花瓶,当年也是一人一剑在北境行侠仗义的侠女。

纵观儒圣明德一脉,与她有相似际遇者,也就某位侠儒尊驾,两人皆是脱出江湖加入儒门。

行侠仗义救不了百姓,更救不了苦境。

因为曾身在江湖,所以,她对江湖人的习惯与想法十分了解,明白侠客与寻常江湖人的区别,更清楚他们给这个世道带来的影响。

与蔺重阳一同经历过那截然不同的时空,亲眼目睹过未来的苦境,所以她能够理解他做的一切。

当素清阅真正开始研读这本书时,才对蔺重阳的理念以及这一脉的路线,有了具体的认知,那是从底层百姓出发,真正的救世之法。

书中甚至以青楼为例,讲述了世人所知晓、所关心的皆是名伶,却从未在意过的幕后故事。

就如同江湖人同样在追逐强者、名利,却总是下意识的忽视过程中的牺牲,忽视无辜者流下的血液与留下的尸骨,进而将牺牲当成是理所当然。

苦境,或者说苦境百姓,需要的是秩序。

江湖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混乱的代名词。

就算是卫护苍生之人,也并不一定是真的在乎天下苍生,可能是因为敌人危害了他们的利益,或者伤害到了相关之人,他们不过是因此反击罢了。

所以蔺重阳心中不喜欢江湖,正所谓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苦境需要秩序,需要发展……

在明悟这一点之后,再回想先前的谈话,素清阅直感茅塞顿开,哪怕并未将书中内容完全吃透。

但是,他还年轻,还有时间去亲眼目睹,亲身见证。

正因如此,他选修的第一门课业,并非是剑道亦非是韬略,而是民生。

有文熙载这名外祖父存在,再加上背靠文、素两大世家,素清阅自小都是锦衣玉食。

只有先了解民生,了解百姓,他才能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救世之路,他已经找到答案。

如今要学习的,是如何走向终点。

…………

(本章完)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