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论文发布,数学理论的巅峰!(2 / 2)

「不仅仅是黎曼猜想,我听汤教授说,还有王氏猜想第一问题。」「解决了?」

「王浩自己证明了?」

数学所好多人都在讨论着,也包括专研数论方向的杜海涛教授。

杜海涛和王浩加过好几次,因为高次质点函数的问题,还特别打电话过去咨询,结果王浩回了几句,总结一下就是「对数学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应该说,是对'普通数学研究」不感兴趣吧?」杜海涛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黎曼猜想啊!

谁会对这种研究不感兴趣呢?

更主要是,王浩才刚完成高次质点函数的塑造,只过了短短三个月,就证明了黎曼猜想的证明....

这速度也太惊人了!

数学所的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也都感到非常惊讶。三个月啊!

这么短的时间,他们要完成一个小研究都不容易,可王浩却完成了黎曼猜想?

人比人,得死!

杜海涛忽然明白为什么王浩不和他说研究方向了。

如果做个比喻来说,王浩就是数学界的亿万富翁,而他最多也只能算是普通工人,一个普通工人问亿万富翁「怎么摆脱贫困?

亿万富翁说'卖掉多余的汽车'、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或者'卖掉多余的房子'....这不是扯吗?

----一周后。

西海大学的校门口变了个样子,一条巨型的横幅连夜被挂了起来。

有学生溜达着走到校门,就看到了横幅上写着—恭喜我校王浩院士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

「什么?」

「王浩院士?黎曼猜想?」「我一!不是真的吧!」

看到的学生们顿时惊住了,一些刚来到学校的教职工也惊住了。不止是他们....

有些经过西海大学校门口的上班族,或是早上晨练的人,看到了横幅都忍不住拍了个照,有的还发布到网络上询问。

「是真的吗?」

「王浩院士证明了黎曼猜想?」

「西海大学校门挂上去的,应该没错!」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当好多人在询问消息的时候,才知道当天的《数学学报》新一期,发布了王浩的三篇中文论文,其中一篇《黎曼猜想与特殊复平面》,附带标题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

很快,其他消息也有了。

国际四大数学期刊的《数学新进展》,新一期内容中也包括王浩的三篇论文,内容和科学院《数学学报》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英文版而已。

网络迅速被相关消息轰炸了,「现在能确定了,王浩大神证明了黎曼猜想!」「《数学新进展》、《数学学报》中文版同一天发布,肯定不是巧合!」

「第三篇的副标题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

「不愧是王浩大神啊,继哥德巴赫猜想、NS方程问题后,连黎曼猜想都攻克了!」

哪怕是对于王浩来说,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也可以称作是,个人在数学领域达到了新的顶点。

之前王浩最大的数学成果是哥德巴赫猜想以及NS方程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在公众范围内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相对更有名气,但哥德巴赫猜想终归只是一个数学难题,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

NS方程问题,是千禧年十大数学问题之一,和现实引用直接挂钩,可以说是成果偏于科技应用的数学问题。

解决NS问题,给NS方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黎曼猜想,同为千

禧年七大数学问题,对比NS方程问题,理论意义更大一些,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可以说站在了「数学理论'的巅峰。

好多的学者得知论文内容,都迫不及待的开始研究了。

当仔细查看论文内容时,他们才发现黎曼猜想的证明并不只是第三篇论文,因为第三篇论文需要借助前两篇的结论,内容相对也是最少的,只有短短的十几页,论证的只是黎曼函数的非平凡零点,被包含在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特殊复平面内。

所以前两篇才是关键。

但是,前面两篇论文并没有提到黎曼猜想,论证的是王氏猜想第一问题。

一些顶尖的学者大致浏览论文内容后,迅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黎曼猜想的证明,只是研究王氏猜想第一问题的附带成果!」

这个发现太惊人了!

那可是黎曼猜想啊,一百多年来都没有被证实,被认为是难度最高的数学问题之一。结果.....

附带成果?

一时间,他们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汇,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了!「还就是王浩啊,总是不同寻常,谁也想不到.....」—邱成文。

「王氏第一问题,也太惊人了,里面竟然蕴含着黎曼猜想。之前还是小看王氏函数了。」—安德鲁-怀尔斯。

「记得,好像是八年前,当时王浩完成了阿廷常数的论证,我就知道,他是不亚于我的天才,没想到.....还是我自大了。」—彼得—朔尔茨。

「不可能,肯定是错误的!」

「现在还不确定,也许就和我一样.....」

后面两个则是奥派耶米—伊诺克以及迈克尔—阿蒂亚,两人的心情很类似,因为他们都是接近'证明黎曼猜想。

奥派耶米—伊诺克,还接近拿到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

奥派耶米—伊诺克在尼日利亚国立大学任教,他一直致力于黎曼猜想的研究,并在十三年前宣布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

当时鹰国媒体还报道声称,奥派耶米—伊诺克已经拿到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很可惜,克莱数学研究所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伊诺克的研究,只是简单表示,对这些千年数学难题的解决办法'不予评论」。

显然,奥派耶米—伊诺克的证明,并没有获得克莱数学研究所的认可。

迈克尔—阿蒂亚则公开发表了黎曼猜想证明的论文,甚至宣称自己一定会获奖,还准备了获奖的演讲稿,但同样的,他的论文一直都没有得到验证。

绝大部分数学家对他们的论文都没有兴趣,因为只要做过相关的研究,就知道黎曼猜想不是常规方法能证明的。

国际数学领域,有很多顶级数学问题的证明,可以说,几乎百分百都存在错误。问题来了--

「这次是否是正确的?」

王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换做是其他「不知名」的人,说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顶级数学家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即便证明是正确的,也需要先到大型学术会议做报告,才能一点点获得国际认可。王浩就不一样了。

他的论文直接刊载在顶级数学期刊,迅速吸引了几乎所有相关领域顶级学者的注意。很多人都开始研究起来。

论文内容想要理解也是很不容易的,最主要是因为牵扯的领域太多,包括数论、几何学、代数几何、函数论等等。

有些机构就干脆组织数学小组进行特别的研究。

在论文发表后,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就有十几个顶尖机构站出来,表示要针对三篇论文做验证,其中包括牛顿研究院

、荷兰国家科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理工大学数学团队.....

等等。

一时间,国际数学界都围绕三篇论文运转开来,很多人也等待起后续消息。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