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1 / 1)

第1123章或许也是看出了李秋的疑惑。武士彟也随之给他解释说道:“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其实做出这样一番准备,一直都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意思。”“我这一次没有听武珝他们相劝,执意要去荆州复命,也是太上皇临终前的遗命。”“他老人家说,你这个孩子行事鲁莽,在朝中树敌太多。”“与诸多皇子,尤其是与东宫太子不睦。”“早晚都会出现隐患。”“若是有我在荆州方面操持和经营,对你们几个孩子,至少也能是一种帮助扶持。”“所以李秋啊,以后行事、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辜负了太上皇和我们对你的关切和期望。”听着武士彟的话,李秋无比认真的点了点头。当天晚上,李秋和罗可心返回北平王府。而武珝,则是留宿在家中。武士彟一家人后天早晨就将启程。怕是这一年又是再难相见。李秋也是想让武珝能多陪陪家里人,说说心里话。在一个空闲的时机,武士彟也将女儿叫到了自己书房之中。然后非常认真的告诉她,如今的这个大唐,暗流汹涌。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平静。尤其是目前太子、魏王等诸多皇子越发的长大。明争暗斗的次数和程度,也越发激烈。没有人能说得准,这长安城中会不会重演当年的玄武门事件。而你们芙蓉园,无形间已然成为了诸多皇子心中。要么争取,要么拔掉的一根刺。可能在几年后,甚至是一两年后。整个芙蓉园,尤其是李秋,可能将要面临那种生死之危。所以从现在起,你就要平时多劝慰和辅助李秋。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尽你所能的,去做出最坏可能的准备。你是一个聪敏的孩子,多年来又是跟随在为父身边。可能也是见惯了太多的权力的倾轧。自然知道一旦李秋遭难后,整个芙蓉园将要面临的惨状和后果。听到武士彟的话,武珝心中同李秋一样,深感诧异。因为在她想来,只要陛下龙体康健,这长安城以及这芙蓉园。应该不至于那么危险。但是自己父亲如此认真和严肃的神情,纵使是自己,都从未见到过。所以武珝,也是深吸一口气。同样无比认真的应下。这时候,武士彟又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告诉武珝说,这女人家,一定要有个孩子才行。若是孙思邈开的汤药效用不明显,你也可以去找找太医或是其他名医看一看。集思广益,总会有办法的。这女人家,没有子嗣终究是不行的啊。这一次走,我也会安排下。整个武府中的银钱、人力,随你去调配。现如今你的两个哥哥在你们的帮扶下,也都出息了。哪一个都是身家数万两黄金,也都不会在意这点家底。所以你在长安城中,也可以随意一些。以前,可都是杨夫人在悄悄的催促武珝要孩子这件事。现如今武士彟竟然主动提及,真的是让武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面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压力就更大了。其实,按照原本武士彟的想法,就算没孩子就没孩子吧。因为无论是李秋,还是罗可心,都是好孩子。武珝就算是没有子嗣,也没什么的。可是现如今,当知道了李秋是皇长子身份后。事情就变得彻底的不一样。以李秋目前的实力,威望,以及手中掌握着的兵马。想要成大事的可能还是非常大的。而一旦将来李秋做了皇帝,武珝成了贵妃。这没有子嗣,在宫中又将如何立足?那样可就是太过被动了。......在武士彟一家人启程之后。李秋也是直接返回到政事堂中。直至此时,太子已经代理朝政了三四天之久。就如同众人预想中的那样,一切都是中规中矩。不过身为尚书右仆射的李秋,至今还未到东宫去拜见,请示过。其实,这也是房玄龄和唐俭的意思。他们也是清楚,太子一直看李秋不顺眼,充满了敌意。所以很多事情,房玄龄都替李秋代劳。实在是代劳不了的,还有尚书右丞唐俭出面。不过,李秋想要避着东宫和太子。可太子和东宫却不想避着他。所以就当上午唐俭向李承乾汇报政务之时,李承乾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目光冷冽到唐俭都不由得停止了口中的话。“自从父皇和母后离开长安城起。”“本王都已经监理朝政四五天之久。”“朝中的诸位宰相,各部官员,都是亲至本王的东宫禀报政务。”“可唯独这尚书右仆射李秋,始终不见踪影。”“只派了手下的一个尚书右丞天天来我这儿拜见。”“怎么,是他比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尊贵。”“还是在他的眼中,压根就没有我这个监国的太子?”听到李承乾的话,唐俭的心中不由得眉头紧锁。太子眼下的这种说法,显然已经是对人不对事。有些出了格。摆明了,就是要来找李秋的麻烦。这也是之前他和房玄龄等人所惧怕的。李秋和芙蓉园,毕竟是功勋赫赫的宰相,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存在。而太子身为大唐储君,摆明了和李秋结怨,敌视。这种现象,这样的一个没有心胸的储君,都无疑将给未来的大唐蒙上一层阴影。一个弄不好,很可能再次将天下大定的大唐,重新带回到内乱之中。不过,心中叹息归叹息。表面上唐俭还是态度非常谦卑的替李秋辩解了两句。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