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1 / 1)

第1032章听到此,武士彟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段仑这个人,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无论人品,还是才干,都没得说。”“李秋你以后可以把段仑当成自己人。”“平时也多与他相互帮衬一些。”“总有好处,没有坏处。”“而那工部,从武德年间到贞观前几年。”“我一直都在任尚书之职。”“如今虽然走了,但总算是还留有一些余热。”“这次年节之中,我也多对他们进行了嘱咐。”“让他们以后多跟你亲近、走动。”“也就算是,将我的这点余热,都彻底的交给你了。”武士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压根就不是做官的料。以前武士彟费尽心力想去扶持他们。可这兄弟二人,就如同烂泥一般糊不上墙。当时差点没把武士彟给气死。古代社会,向来讲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武士彟自己是商人出身,又见到了太多的农民和工匠们的地位卑贱。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后也能走仕途。只可惜事与愿违。自己的这两个人做官不行,但是经李秋点拨,却是在从商的路子上大放光彩。不管怎样说,看见自己这两个儿子有一技之长,他也算是得以安心。而自己的这辈子的政治资源,这一次也就彻底的交到了李秋的手上。他这一生,乐善好施,很少与人交恶。攒下来的人脉也是颇为的丰富。今天这段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的这场谈话,也是意义重大。原本,武士彟也是打算再过几年的。可这一次回来,太上皇给了他太多的触动。人老了,很多事情还是提前去做的比较好。而且再者说,李秋如今出将入相,也完全有资格去承接的住自己的政治资源。随后,在又聊了一会之后。武士彟和李秋留段仑在家一起用饭。不过段仑却是婉拒。说老师明日就要启程,他就不在此烦扰老师家人团聚了。第二天,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分别之时。武珝再一次的依依不舍的送别,眼泪扑簌直流。心疼的武士彟不住好言相劝。而她的母亲,则是偷偷嘱咐她。平日里多同自己的夫君亲近,早些要个孩子。寥寥几句话,瞬间就冲淡了武珝的别离之情。让武珝转悲伤为幽怨。历史上的杨夫人,也是一位活到了九十多高龄,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女性。......自从当初张蕴古受权万纪谗言。差点冤死一案后。整个大唐都对死刑的律法规定的特别严苛。尤其是涉及到官吏官员的,更是要经过五道复审。才能最终被执行死刑。在正月底这一天,李世民更是亲自复核长安城内,即将在二月初执行死刑的犯人。房玄龄、李秋,以及大理寺卿戴胄,刑部尚书刘德威等人陪同。这里的犯人不多,也就三十六人。见状如此,李世民略有诧异。便询问刑部官员原因。下面官员回答,说自从张玄素悬案后。整个长安城周边,无论是巡查,还是治安,都严苛了数倍。确确实实犯有死刑的犯人很少。这一个季度下来,也不过这三十六个。听到此,李世民点点头。说朕早就听闻,长安城内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治安甚好。你们大理寺、刑部、京兆府,功不可没。随即,李世民又看了看这些应处死刑的人。在这大正月里。内心也不由得怜悯他们,便直接放他们回家再与家人团聚上一次。并期以来秋,让他们主动前来就死。听到李世民的旨意后,这三十多名死刑者自然是感激涕零,连连跪拜。周围官员,也是赞叹陛下之仁慈。在离开了刑部大牢后。戴胄和刘德威等人尽皆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请罪。距离当初芙蓉园遇刺,李世民下达的死命令已经过去三月有余。可是这长安城周边里里外外搜寻了数遍。始终都没有任何的线索。那些刺客,也是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踪迹。见状如此,李世民也是不由得皱眉。“哼,你们两个主管着刑部和大理寺。”“却任由那刺客屡屡为恶。”“也确实是该问你们履职不力之罪。”同时,他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龄和李秋。“你们两人一个是主管刑部和大理寺的左仆射。”“一个是这刺客的苦主。”“这件事你们两个怎么看?”对于这种李世民的心意,房玄龄自然是摸得清。不过他向来不愿意得罪人。于是便只帮着戴胄和刘德威说了两句好话。只不过当初是李世民亲自下的这死命令。责成刑部、大理寺三个月内结案。不然要拿戴胄他们几个问罪。自然是不能自食其言。眼下李世民缺一个黑脸,好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幸好,当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李秋之时。一向行事欠考虑的这小子没有让李世民失望。“回禀陛下,臣觉得,这刑部和大理寺没能按照期限完成陛下的皇命。”“确实是重罚才行。”“只不过,若是陛下您此刻撤了他们的职,让他们得以脱手这桩悬案。”“未免也太便宜了他们。”“所以臣建议,应该继续让他们追责这个案子。”“直到结案后再一同处置。”听到此,李世民重重的点点头。“哼,朕看也是如此。”“玄龄啊,你替朕拟一道旨意。”“对戴胄、刘德威等相关官员,罚俸三月。”“责成他们继续追查此案。”“若是再迟迟不见成效,朕定当重罚,决不轻饶!”听到他的吩咐,房玄龄自然是连连点头,听命。而戴胄和刘德威两个,看向李秋的目光之中,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激。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