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1 / 1)

第947章他如今接过这烫手的山芋,想都不用想,就等着天天被父皇责骂吧。眼看他愁的夜不能寐,整日的唉声叹气。称心也就宽慰与他,说自己到时或许可以帮其分忧。对于称心,李承乾是苦笑着直摇头。认为称心打小幽居在草原之上,连中土的风俗人情都不甚了解。就别提这朝堂之事了。这种事情,称心又哪能帮得上忙?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是远远出乎了李承乾的意料。当第一批朝中政务被送至东宫来以后。称心温柔似水的,耐住了暴躁的李承乾的不满和训斥。仍是坚持帮助李承乾处理政务。接下来,让李承乾万万没有想到的。这称心虽然对朝中政务不了解,处理起这些诉讼难度非常大。但是称心之毅力,颇为的惊人。哪怕是一夜不睡,他也要无比细心,耐心,认真的将政务处理好。也就是仅仅几天的时间,称心在入门后,就越发上手。在李承乾的辅助下,处理起政务来是又快又准。也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让李承乾意外的收获了颇多的赞誉。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额外宠爱与欣喜。夜晚,李承乾很是舒服、惬意的躺在床榻之上。......对于为何要帮李承乾处理政务,站在称心的立场上很简单。他们大唐有那么多位皇子。就算是李承乾倒掉了,也还会有其他的皇子前仆后继。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虽然有点影响。但是影响绝对不会很大。这种结果,自然远不是称心想要的。所以眼下,他要帮李承乾。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能让李承乾更离不开自己,更依恋自己,宠爱自己。也只有这样,他才不用担心,李承乾将来会被其他人进谗言。对于太子的这种肉眼可见的进步和提升,自然也看在其他人的眼中。像吴王李恪还好。也仅仅是在府中闲聊时轻哼一声,腹诽一句:没想到这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咱们的太子殿下竟然也有这般出彩的时候。而在魏王府中,魏王李泰的一颗心却是越发的焦躁起来。自从李承乾做出了成绩,受到了李世民好几次的当面夸奖和封赏后。李泰的心里是越来越乱。就连平时那志在必得,非常感兴趣的,想要带领一群文臣编纂括地志的事情,他都沉不下心去做。原本,李承乾的不济,以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他的宠爱。渐渐的让李泰生出了异样的心思。从此以后,李泰每做一件事,几乎都是奔着东宫去的。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李承乾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被自己甩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正如自己的老师所说,就这样一个太子,他蔑视的很。根本不惧。相信只要自己有耐心,总能等到机会的那一天。可是现如今,这太子竟然莫名的发了力。重新获得了李世民和朝中群臣的赏识和赞许。若是继续这样子下去的话,怕是自己的那个美梦,就要匆匆破灭了。如此一来,他可是真的有些发慌了。眼看着他的状态越发的不好,中书侍郎岑文本,终于是来到了他的府中。这岑文本,目前也才四十岁年纪左右。比马周年长几岁的样子。但是论能力,见识,品行,谋略等等方面,都是了不得一个人。这也是他如此年纪,就能做到中书侍郎,能够让魏王李泰拜他为师,对他如此恭敬的原因。在数年后,岑文本也是大唐的有名宰相之一。“殿下,臣听说近日来,殿下心绪不宁。”“荒废学业和时日。”“所以就来探望一下殿下你。”听到岑文本的话,李泰不由得叹了口气。“老师,您说的不错。”“近日来,我确实是有些心不在焉,心绪不宁。”“老师您身为中书侍郎,想必对东宫那边的事情也更为了解。”“您说......”“太子近来的这种变化,以及这种突然展现出来的能力与成绩。”“是不是背后有杜正伦他们相帮?”听到此,岑文本面色平和,看不出丝毫情绪变化的缓缓说道:“殿下,你的这种怀疑,其实多数人也都有过。”“尤其是陛下,在最初听到这件事时,陛下也是不信的。”“所以就特意命尚书省将那些太子处理过的诉讼和政务拿过来观瞧。”“但上面的笔迹,确实是太子所书。”“政务处理上的生涩,也明显是太子第一次接触这些政务正常应该有的。”“绝不似作伪。”“这里面,或许可能有孔颖达、杜正伦两人的协助。”“但绝不会太多。”“那些折子,连我,也是仔细看过。”“所以对于这一点,殿下您以后就无须进行猜疑了。”“我还听说,自从太子接手了这些政务后。”“东宫太子书房中的灯光,每每都是亮到深夜。”“太子之刻苦,都是看在众人眼中的。”“毫不疑问,咱们的太子殿下已经在发力。”“反观殿下您,不但没有进一步的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大有自暴自弃的意味。”“殿下您觉得,这样做可对?”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