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1 / 1)

第921章像王珪和韦挺,对芙蓉园自然是太熟悉不过。他们与马周,也是太熟悉的老熟人。像他们接触久了,自然也了解马周却是有才华和傲骨之人。对于他高效的办事效率,就更是心中颇为赞许。若不是想着马周在芙蓉园中的角色太过重要,以及在长安城中名声太响。他们两个真想把马周挖到身边,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排个官职给他。按理来说,以王珪和韦挺的级别和地位,想在身边安插个小小的官员。还不是太过容易?但马周却不一样,上到天子圣上,下到皇城的门口侍卫,谁不晓得他这位芙蓉园的大总管?所以这条路自然是行不通的。此时见到马周如此客气,王珪笑着摆摆手。“马周啊,在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就不要跟我们两个客套,大人来,大人去的了。”“来,你快点坐下,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然后我也好给你引荐一下这二位道长。”听到王珪的邀请,马周礼貌的推辞。“王大人,我马周一满身铜臭之人,就还是不坐了。”“免得打扰你和两位道长的雅兴。”这时候,韦挺直接笑着起身,将马周给拉了下来。“现如今,就说这整个长安城,谁人不知道你马周大总管的名号?”“尤其是如今年关也已经不远,我听说来找你买茶叶和订桌位的人都是数不胜数。”“你这大红人是不是都不屑坐下来和我们品茶论道了啊?”听到韦挺这么开玩笑,马周自然是急忙笑着告罪,辩解。“韦大人,您就不要再拿我马周开玩笑了。”“曾几何时,我马周也是一个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书生。”“虽然落魄,时运不济,但自问也有着铮铮傲骨。”“可如今倒好,自从遇到了王爷的那天起,我马周就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加身。”“身穿锦衣绸缎,穿梭于达官显贵之间,名声更是响彻世间。”“可唯独,这发迹的方向与我的志向背道而驰。”“结果成为了天底下最大号的一个商贾。”“要么说,有时候想想我这番境遇,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听了他的这番颇为风趣的话,王珪和韦挺两个也是被他逗笑。一旁的袁天罡,也是听得颇为有趣。倒是李淳风,按捺不住心思,就想要说些什么,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就被一旁的袁天罡悄悄的按住了他的手。这时候,没有留意到他们师徒二人小动作的王珪,笑着对马周说道:“马周啊,其实有些时候,我倒是觉得你如今这样也挺好的。”“虽说没有居庙堂之高,但你却做了庙堂众人做不到的大事。”“就说前几番我大唐的几年赈灾,从你的手中,救活了多少的黎民百姓?”“有你在李秋身边,对于这个大唐和百姓来说,或许比你入朝为官要更加的重要。”“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袁道长。”“看外貌,你先猜测一下这袁道长的年岁?”其实在最开始见到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时,马周就曾礼貌的暗中打量过两人。先不说其他,这两位道长一看就是一身的正气,目光澄澈,炯炯有神。让人看了就觉得十分的舒服。有亲切感。尤其是那位鹤发仙颜,仙风道骨的袁天罡,更是了不得。“这位袁道长,一看就是仙风道骨,世外高人,怕是得在耋耄之年(80-90)了吧?”【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礼记》有云,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在马周说出这个猜测时,还是有心往高了说说。衬托一下这袁道长世外高人的意味来。可是这时候,王珪却是笑着告诉他:“耋耄之年?”“呵呵,想当年,在十几年前我们有幸在终南山遇见袁道长时。”“他那时就已经是期颐之年了。”“没想到这十几年后的今天再次同袁道长相聚之时,袁道长无论样貌还是声音,都与当年无二。”“反倒是我们几个,唉,逐渐老朽矣!”听到了王珪的一番话,马周顿时表情都变了。那可是在人近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不到二十五岁,公元600多年前的时代。谁家要是有老人,能有七十的年岁,都已经是了不得的长寿。但眼前这位袁道长,至少也要一百一二十岁的高龄?这还了得!怕是被称一句老神仙也不为过了吧?对于这位袁道长年龄的真伪,马周是丝毫不怀疑的。说出这番话的,那可是大唐的宰相啊。而且以马周对王珪的了解,王珪也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信口开河的。这时候,一旁的韦挺神情也莫名的有些落寞。然后感慨起来。“马周啊,可能你还不知道,我们同袁道长的渊源。”“这袁道长,可真的是一位隐世的高人。”“想当年,我,王珪,杜淹三人,结伴云游。”“然后就在终南山,偶遇到了袁道长。”“现在算起来,没有二十年,怕也有十七八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也是见袁道长仙风道骨,也就拜托他为我们三人看一下面向和命数。”“记得袁道长当时就说,看我们三个的面相,未来都会当很大的官。”“但有一条,将来你们三个人会在同一年被贬。”“不过在被贬之后,你们会更加的富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