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1 / 1)

第913章听着马周的劝说,李秋笑着摆摆手。根本就不予理会。其一是,现如今他身边有着罗可心和武珝两个。感情生活和夜生活都已经颇为的充实。确实没有再娶妾室的那个必要。而且无论是罗可心还是武珝,都是各有千秋,属于顶级的水准的女孩子。再想要找一个这样的女子出来,也是不容易。再者,就是李秋骨子里对于这种政治性联姻,还是颇为反感和排斥的。试想,自己的枕边之人都不能一条心,有着各自的利益纷争。那种感觉实在是称不上美好。万一再给自己下个毒什么的,自己岂不是就成了大唐版本的大郎?到时候,自己好容易立下的赫赫功勋和名留青史的打算,可就彻底的付之一炬,毁之一旦了。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同意的。尤其是那些门阀士族,更是绝不能将他们的眼线,触手弄到芙蓉园中来。......就在另一边,齐州。齐王李祐已经被之官到此处来一个月余的时间。当初,他也是倒霉。张玄素在第一次遇刺之后,为了转移别人的耳目,为太子逃脱罪责。就随口编排了一句‘刺客曾说,是齐王要你的命’这样的话。原本,这句话是漏洞百出的。只要事后办案阅历丰富,火眼金睛的戴胄等人一看,就能知道端倪。也不会去真的问案齐王。可是哪成想,随后就发生了那桩马车内离奇于此的悬案。这一次,大理寺、刑部想不去调查齐王府都已经是不可能了。随后,也就导致了齐王平日里做下的诸多苟且、枉法之事被查了个底掉。李世民一怒之下,就将他发配到了齐州。说来他运气也是比较好。当年吴王李恪被贬官的地方,都快要到了边境凉州。常年的黄土、风沙。百姓更是困苦,女孩子也不水灵。简直是如同发配。而齐王李祐的封地是齐州等州。这可是好地方,论风土人情,也不较长安一带差多少。所以齐王贬官的日子,远比之前他预想中的要舒心。物质条件几乎没太多差异。可精神感受,却是一下子自由了太多。在长安城内,由于他出身问题,向来弱势。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得小心翼翼。像遇到诸多皇子,皇亲国戚,朝中的重臣之时,都得是他客客气气的,甚为谦恭。但是如今到了齐州,他自己的地盘。那地位待遇可是了不得。大家都得众星捧月,恭维着他。像齐州刺史,众多官吏,哪个见了他不是点头哈腰,甚为恭敬?这种感觉,可是他以前在长安城中从未享受过的。所以自来到了齐州一个月余,从来心无大志的他是越发的喜欢上了这里。甚至是年节,他都不想回到那烦恼远大于快乐的长安城中去。这一天,他门下长史,权万纪就找到了他。“王爷,咱们如今到齐州来也快两个月余。”“不知王爷一切可都习惯?”这权万纪,是李恪和萧瑀,趁着这一次机会,从姚州那极南、艰苦之地调回了北方。正好跟随在李祐身边,做一个长史。这权万纪,还是颇为忠心的一个人。能力,也非常之强。当初仅凭他一己之力,就劝服李世民冤杀了张蕴古。这份功力又岂是一般人能比了的?李世民身为千古明君,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而当权万纪来到李祐的身边后,能力也随之展现。将李祐周边事务,以及整个齐王府都是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也让李祐更为的信任他,几乎将所有的事务都交由他打理。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的。此时听到权万纪话中有话,李祐随即从床上坐起身来,“这齐州之地,我觉得甚好。”“要知道会有如此情形的话,我几年前都得主动向父皇请命。”“主动之官到齐州来。”“在这里,可比我在长安城中时强上太多了!”这时候,权万纪笑着说道:“王爷。”“这齐州、济州、兖州等地,可是遍布着诸多大姓士族。”“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等等。”“如今王爷来到这里之官也这么久了。”“是不是需要前往他们各家去走一走,见上一见?”听到此,李祐不由得皱眉,不悦的冷哼一声。“这群门阀士族,向来是自视甚高,惹人生厌。”“当初我贬官到自己的封地来,他们也只是递上了拜帖,捎人送过来些许礼物罢了。”“怎么如今还得我一位皇子,主动上门,去拜见他们不成?”李祐的这种反应和情绪,也在权万纪的意料之中。随后他便解释起来,“这门阀士族,延绵数百年之久。”“根系、族人,更是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力甚为巨大。”“若是王爷您能与他们交好,予以拉拢的话,这可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而一旦王爷有了他们做支持和这份影响力,以后无论是谋大事,图大业。”“或是再次返回长安城中,别人再看向王爷您时,可就要变得大不一样了。”“而且若是同这些门阀士族交好了,王爷您的几处封地的政绩、税赋,也会有大幅的提升。”“等做出了功绩,圣上那里,不也是能高看殿下您一眼吗?”听到此,李祐不屑的轻哼一声。“呵,权万纪你又是不知道我的情况。”“就我的这种出身和母妃那边的渊源,还有什么大业可图?!”“而且,至于别人是否高看我一眼,又能如何?”“从小到大,我也早已经习惯了那些人的冷眼。”“早就无所谓了。”“眼下对于我来说,只求舒服、自在。”“才不会委屈自己,去见什么劳什子门阀士族。”“快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无关紧要。”“能够如此逍遥自在的过上一生,岂不是美事一桩?”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