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1 / 1)

第840章太上皇这时候轻呼一口气,然后压低了声音叮嘱说道:“不仅不要辞官。”“你反而还要把你那荆州、复州、岳州这三州进一步的搞好。”“像什么改善民生,教化百姓,兴修水利等这些吃力没意义的东西,你就不要再做了。”“把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军队的把控方面上来。”“军中的将领,统统换成自己的心腹。”“这支大军,最关键的时候,听从的要是你的军令,而不是朝廷。”“也只有这样,你才有了立身之根本。”“这无论是到了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只有军队在手,才是最强大的保障。”听到太上皇李渊的话,武士彟不由得为难起来。“哎呀,这荆州、岳州等地,虽然名义上军政事务都归我统管。”“但是对于这军中,我向来是很少过问。”“况且您也是知道,我向来不懂兵略,像您说的这样,可真是难为我了。”这时候,太上皇李渊坚决的摇摇头,“你要是真想将来一旦有个万一,能对李秋那边有所支持的话。”“这荆州、复州、岳州三州的军队,必须要牢牢掌控在你自己的手里。”“至于该如何掌控一支军队,其实与懂不懂兵略关系并不大。”“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你可以试试看。”“这些年来,你荆州不是向李秋的幽州那边输送了不少流民和青壮孩子吗?”“你可以直接从幽州军那边征调一批得力的兵士,将领回来。”“打上你荆州流民的身份,把他们重新调回来,美名其曰返乡。”“如此一来,你治下的军中,就有了一批绝对信得过,有能力之骨干。”“在这之后,你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大力对这群年轻人进行提拔。”“不出几年的功夫,你就对这支州军有了切实的掌控。”“另外,程名振这个人,你应该也是知道的。”“当年武德年间时,程名振就颇有功绩。”“能文能武。”“尤其是治军,更胜于治理一方百姓。”“这一次李秋为了救他,闯下了滔天大祸,估计他这条命,都已经卖给了李秋。”“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你可以把他从幽州调过去,做你的副手。”“如此一来,既有人能帮你接管军队,又有得力的手下替你分担政务。”“这也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在涉及到给李秋的未来铺路,筹划各种大事之时,太上皇的精神状态难得的好。又哪能看出来,这是一位前几天还濒临咽气的老人?!而武士彟,在看着面前的太上皇,听着他老人家指点江山,为自己出谋划策时的样子。眼前竟然有些恍惚。当年在太原起兵,开始建立大唐之时,武士彟面前的太上皇,就是这样一种样子。自信、沉稳、睿智!那时候的武士彟一样是这样静静倾听的状态。除了能出钱,其他什么忙也帮不上。没想到,这一眨眼,二十年时间过去,在他们君臣之间,竟然再一次上演了这样的一幕。在他们两个商谈完这些事情后,早已经过了中午的饭时。于是太上皇急忙吩咐上饭菜。再一次出乎了武士彟的意料,今天的太上皇竟然主动戒了酒。说近来身体不好,酒就暂时先不喝了。倒是这饭应该多吃一些,鸡汤多喝一点,补补身子。对于太上皇的这种强烈的前后反差,武士彟自然也是心中觉得诧异。不过这也毕竟是好事,如今太上皇能照顾好身体,多活上几年,他也是非常乐意见到的。第二天,武士彟就进宫,拜见了李世民。在御书房中,李世民对于武士彟还是非常热情的。询问他在那荆州那边怎么样,政务方面有没有什么难度等等。面对着李世民的关心,武士彟也是直接说道:“陛下,其实不瞒您说。”“臣这一次回来,一来是听说太上皇他老人家病了。”“我这心里惦记,就回来看望一下。”“再者,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臣这一次回来,是向陛下您请辞的。”听到此,李世民不由得皱眉:“武士彟啊,朕记得年节之时,你就跟朕提过一次这个事情。”“现如今,我们大唐正在对突厥用兵。”“不出意外,怕是等不到年底,我大唐就会面临着周边所有藩国的战事。”“在这种时刻,朕这身边,真的是少不了你这样的,可以放心的能臣,干将。”“尤其是近几年来,你治下的荆州、复州、岳州三地。”“兴修水利,教化百姓,民生得以休养,就是征缴的兵丁,税赋,都远超过其他州府。”“你放心,你做出的这些功绩,朕都瞧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会亏待你的。”听到李世民的话,武士彟急忙起身说道:“陛下对臣之宠信,臣实在是惶恐。”“从当年的太原起兵,直到现在,臣也跟随着陛下和太上皇他老人家,近二十载。”“臣的心中,一直都感恩着陛下和朝廷。”“自打当这荆州都督以来,臣也没打算能如何。”“只是想着,为陛下,为我大唐,为这些可怜的百姓,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别无他图。”“可是这一年多来,臣这身子真的是越来越差,每每都能感到力不从心。”“就怕如此,再坏了陛下和朝廷的大事。”“再者说,臣那不省心的小婿,这一次又给陛下您惹出来这么大的麻烦来。”“要是有臣告老还乡,守在他身旁,或许还能多劝慰他一些,免得再出乱子......”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