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1 / 1)

第698章“之前,我可能有些话说的过重了些。”“但也确实为你们几个孩子好。”“尤其是你看可心,还带着身孕,你们这次还是太过莽撞和不小心了。”“我们这当长辈的,也不求你们能如何如何,唯独就是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的,好好生活。”“将来开枝散叶,多多的生儿育女,这个家族也就起来了。”听着武士彟的话,李秋也是非常认真的听着训教,也非常的往心里去。这一次也确实是自己大意了。想当年,他孤身一人,在这世界上。一旦遇到什么不测和危险,还能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逃走。可是现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武珝和罗可心的丈夫。这个家的男人,孩子们的父亲。这脑海里的思维,显然是已经落伍,没能跟上现有的变化。这时候,武士彟接着说道:“李秋啊,等明天,你随我先去进宫拜见陛下。”“赔罪。”“这一次因为你,陛下和娘娘也是没少增添麻烦。”“然后,咱们再去探望一下太上皇他老人家。”“有些时候啊,这老一辈人的经验,尤其是太上皇的话和训导,你多听听还是大有裨益的。”“还有,最后一件重要的事。”“这君恩难测,长安城始终都是一块是非之地。”“而你们平时却又树敌颇多。”“所以等明年孩子平安降世,壮实一些了,你们几个孩子还是返回幽州去的比较好。”“到了那一边,可比这芙蓉园中安全的多,也能少了太多的不必要的纷争。”听到武士彟的话,李秋、武珝、罗可心等人都是很认真的点头。其实就算武士彟不说,在这次事件之后,他们几个也都生出了要返回幽州的心思。相比长安城这边的战战兢兢,危机四伏,还是幽州那边更安全,更舒心一些。......第二天,武士彟就带着李秋一起,进宫拜见了李世民。当他们来到御书房之中时,恰好长孙无忌也在。也是熟人。这时候,李世民笑着对武士彟说道:“武士彟啊,这一年来,你督管的荆州,以及岳州、复州两州,可谓是政绩斐然。”“无论是赈灾,还是对百姓的教化,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要是每一个州府的官吏都能像你这样。”“那时候我大唐怕是离天下大治也是不远了。”见到李世民称赞武士彟的功绩,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是花花轿子众人抬。“陛下说的正是,臣也听说,这荆州几地在武士彟的带领下。”“开垦田地,宣刑政礼教,数月之间,就涌现了不少歌颂武士彟的民谣。”“的确是政绩斐然。”此时此刻,武士彟笑着说道:“陛下和长孙大人实在是谬赞了。”“臣所做所行,也不过是尽一方都督的职责,不负陛下对臣的信任和嘱托罢了。”“除了尽心一点,也没什么可以称颂的地方。”“这一次臣提前回京,其实也正是为此事而来。”“这如今,臣的年纪日渐老迈,这督管三州军政,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眼下我大唐外忧内患已解,荆州、岳州、复州等地更是已经大力开垦农田,新修水利。”“很多艰难之处也已经得到了缓解,臣恳请陛下,看看能不能换个人来。”“也能让臣返回京师,颐养天年?”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当即大笑,“哈哈,武士彟啊,你刚多大年岁就想着颐养天年了?”“想都不要想。”“前些日子,朕记得还和辅机说起过,这如今的大唐,朕手底下可用的官员着实是不多。”“你就是其中一个。”“原本朕还想着跟你再多加些担子来着,可你倒好,就连荆州、岳州、复州这三州的担子都不愿意担了!”“你看像我大唐其他的官吏,恨不得自己督管的州越多越好。”“而你,却是恨不得无官一身轻。”武士彟这时候轻叹一声,“陛下对臣之洪恩,臣心中感激不尽。”“臣这秉性,陛下您也是了解的。”“想当年,臣就是一个木材商人出身,得太上皇和陛下的恩宠,才将这官位越做越大。”“不过啊,这从始至终,臣心里对这功名利禄,都是看得很淡的。”“只求不辜负陛下的厚望,对得起这大唐的百姓和自己的这份职责,也就知足了。”听了他的话,李世民不住的点头。“武士彟啊,你之功绩,以及你的所作所为,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过眼下我大唐百废待兴之际,确实是用人的时候。”“也是真的离不了你这样的能臣,干臣。”“所以你呀,就先别想着退养田园了,再替朕,辛苦上几年。”“正如你所说,像那些一心只想着做大官,掌大权的士族门阀们,朕用起来还真就不放心。”“像这种眼睁睁的看着数万流民活活饿死,而麻木不仁的士族门阀们,每一个都是我大唐之毒瘤。”“朕实在是不敢重用他们啊!”见辞官失败,李世民都如此说了,武士彟也就只好作罢。他这一次回来,是真的想要辞官。以他的性格,同时督管三个州的军政事务,也确实是太累。现如今,对于武士彟来说,家财万贯,儿女双全,又早就有了尊贵的国公身份。所以以他的年纪来说,对于当什么封疆大吏,真的是不感兴趣。尤其是现如今武元庆、武元爽这两个儿子也找到了自己的事业,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出息。赚来的钱和结交下的人脉也越来越多,他就更失去了继续奋斗的斗志。只盼着能回到长安,经常能看见自己的宝贝女儿,以后再哄哄孙子、外孙,颐养天年,岂不快哉?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