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1)

第249章“就革去他的京兆府尹一职,等待后续安排吧。”“至于这些流民该怎么办?”提及此事,李世民不由得皱眉。大道理谁都会说,引经据典也很容易,但是说到这具体的治民之策和好办法,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然后呢,李世民瞬间就想起来了那天在芙蓉园中,李秋所说的关于这流民的话。要说能够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解题之策,就非李秋莫属了。于是乎,他当即下令,去把李秋给朕速速召来!大概好一阵儿时间之后,这倒霉的还在被窝中的李秋就再一次被抓到了这朝堂之上。在听到了之前众人讨论的话题之后,李秋无所谓的摊摊手。“想要治理流民迁徙?”“这个好办啊!”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心中就想笑。这个混小子到什么时候都是如此的一种洒脱态度。而至于封德彝等群臣呢,自然是嗤之以鼻,暗道此子太过狂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这时,李世民问道:“李秋啊,既然你觉得这件事好办,那就说说,你打算怎么去办?”李秋躬身领命,回答道:“陛下,咱们华夏之人,讲究的是故土难离。”“若非逼不得已,哪个百姓愿意去背井离乡,变成了官府追捕、驱赶的流民?”“想要阻止流民,只需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安居乐业,他们自然就不会走了。”“所以,臣以为,这治理流民的根本,还得在于天下大治啊。”听着李秋的话,李世民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喜色和深深的欣赏之意。李秋呢,向来都是立意深远,眼界超群,这是他一直都知道的。而王珪、魏征等人呢,也是心中赞许。其实在平时的闲谈交流过程中,王珪和魏征的观点,也是如此。而李秋口中的那些文绉绉的专业名词和术语,也都是从他们两人那里学来的。如今也是现学现用,还有鼻子有眼的。不过李秋的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就绝对不是这么的舒服了。“呵呵,我说长泽郡王啊。”“你说的这些,都是些泛泛之谈,每个人都懂。”“什么天下大治,安人理国,风调雨顺,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锦上添花的话,大家谁都会说。”“而眼下呢,陛下问你的是眼下,而不是将来。”“就凭着你的这些话,难道就能让城外的百姓,关中的流民得以解决吗?”听着他的话,李秋不由得笑了起来,然后看着封德彝等人反问道:“封大人啊,你们说我是泛泛之谈,锦上添花,这些我都承认。”“我是武将啊,我所专的,是击退突厥强敌,攻城拔寨,敲掉了朔方城。”“说到底,这如何的,务实的将城外的流民治理好,安顿好,让他们不至于在这冬天雪地里饿死,我想都是你们这些朝臣的职责所在吧?”“我懂得道理是少,但起码知道有一句话叫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除了在朝堂上扯皮,一天奏这个奏那个的,还能做点关乎大唐,关乎百姓的实事不?”“要我是你们,那城外的流民一天不绝,我就一天不拿俸禄。”“没那个脸啊!”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