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1)

第230章对于罗可心和武珝,李秋自然是好生认错,并且安慰了一番。而在另一边,李靖、薛万钧、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等人,也凑到了一起,商议明天的对策来。“大帅,今天圣上都当着那么多将士的面,说李秋无罪了。”“这君无戏言,也总不至于反悔。”“咱们还用得着继续这么担忧?”尉迟敬德这时候冷哼一声,“就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士族们。”“突厥大军兵临城下了,柴绍被人家吊于城楼命悬一线了,你找不到他们。”“可是若等到朝堂之上,奏本武将,搬弄是非时,他们就全都蹦了出来。”“干啥啥不行,为祸第一名!”程咬金这时候也是一撸袖子,“反正这一次你们就说怎么办吧?!”“当年,这群王八蛋就一肚子坏水,害得我跟李秋反目,差点酿成大祸。”“这回啊,咱们可得小心点。”秦琼此刻想了想,“按理说,既然今天陛下都那样许诺了,李秋的性命应该是无虞。”“就是不知道,明天在朝堂之上,他们能搞出什么花样来。”“但以我估计,这一次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李秋的。”李靖也是点了点头,“我所担心的也是如此。”“李秋此子,可是我大唐难得一遇的年轻帅才啊。”“若是因此事而蒙尘,我真担心,等若干年后,咱们这批人都老朽了,还有谁能扛起这大唐的兵马。”他们在这边商议着明天的对策,而那些本就看李秋不顺眼的太子、魏王、朝中重臣和士族们。自然也是在商议着,要如何才能趁这次机会给予李秋最大的打击。要是能直接要了他的命,是再好不过的。第二天,早朝,一身紫袍的李秋难得的再一次被折腾早起。今天,他直接站到了武将一列,离那些很令人厌恶的,口蜜腹剑的士族大臣们远一点。就在皇帝李世民还未到达之前,这整个太极殿中,就已经能够嗅到了一丝杀机四伏的紧张意味。尤其是那些士族大臣们隐隐看向李秋的目光,则是更加的不善。除此之外,今天的早朝规格明显要更高一些。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以及其他几位皇子也都来了。当李世民现身,众人见礼过后。果然就由那御史上本,揭开了今天的这场朝堂大战的帷幕。“陛下,臣有本要奏那辅国大将军,越国公李秋。”“他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城,劫持圣旨,私去前线,按大唐律例,此乃死罪。”“他率军哗变,违抗军命,擅自杀俘,按大唐律例,此亦乃死罪。”“这军令如山,国法无情,陛下您不能开这个先河啊!”在他之后,另外有几名御史同样站出来帮腔,目的就是要治李秋的死罪。对于他们这些人极其不要脸的话,大帅李靖,秦琼,以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尽皆皱眉。而脾气最为火爆的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他们两个可不管眼下是在朝堂之上,直接跨出一步,指着他们的鼻子就大骂起来。“我呸!”“你们这群不要脸的东西,当年李秋就应该把那突厥人放进来一些,然后把你们都抓去当两脚羊去喂狗!”“娘的打突厥时见不到你们人影,攻打朔方城时也见不到你们人影。”“在有危险之时,你们全都当缩头乌龟。”“然后等我们大唐将士把仗打完了,却还要回来看你们的脸色?!”“就那朔方城,多少年了,就如同一枚钉子一般,一直插在黄河对岸,我军的腹地。”“要是没有他,那突厥怎么可能渡过黄河来的这么轻松?”“不懂韬略,整天只知道知乎者也,引经据典的你们,可知道李秋此举的功劳有多大?”“如今你们竟然想要处死他?!”“我呸!想要杀死李秋,你们得先问问我大唐将士手中的长刀答不答应!”从古至今的这些文臣,都有大概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凶残的敌人,对于那些暴民,他们是怕的要死的。在面对这些人时,他们就成了墙头草,能够真正保持自己气节和忠烈的,历史上记载的也没多少。但是,面对着受皇权制约着的,尤其是程咬金、尉迟敬德这种脾气暴躁的莽汉?他们丝毫不怕,反而还很乐意去同他们对质。你就看华夏历史上的那些有名的武将们,大多数都不是死在敌军手上,最后全都是死在了当朝的昏君和这些奸佞文臣的手中。所以,看着这程咬金、尉迟敬德吹胡子瞪眼的,他们这些御史也丝毫不惧。然后舌枪唇剑的开始反击,开始引经据典,说什么大义,律法等等。这程咬金他们是武将,又怎么可能说得过这些职业耍嘴皮子的呢?也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平阳公主和柴绍驸马到了。听到此,李世民急忙有请,并及时的给赐了座。“唉,柴绍啊,你身子还虚弱,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柴绍和平阳公主这时候也没多废话,直接就说了,如果陛下您要处死李秋,那就先处死我们两人好了。听到此,李世民叹气声摆手,“朕何曾说过要处死李秋了?”“在昨天的城外,朕就已经当着大唐的数万将士们说了,那梁师都之众全都该死。”“恕李秋无罪。”平阳公主和柴绍的出现,以及李世民提及昨天的许诺,这些全都在封德彝、裴寂、萧瑀等人的计算之中。这时候,看到了时机成熟,他们也终于亮出了自己的真正杀招。“陛下!”“这李秋抗旨、杀俘,乃是天大的不祥。”“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臣等建议,革去他的官职、爵位,流放三千里!”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