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百炼金(1 / 2)

小莫躬身答应,后退着往殿门口走。薛恺悦迅速忖度了下,这是上苍留给他帮顾琼说话的最后的机会了,他此时不讲,待会儿等明帝看了行止簿子认定了顾琼在外流连歌舞,怕是任何人都难以挽回顾琼在明帝心中的形象了。他紧张地盯着小莫的身影,等小莫前脚一出殿门,他就一撩宫袍下摆跪在了地上,朗声奏道:“陛下,怡卿确实在十二那日出去了一趟,可此事事出有因,陛下且莫听信一面之词,误会了怡卿。”

明帝看薛恺悦跪在地上,就有些不舍得,她虽然心头火气正旺,可也不舍得把火发在薛恺悦身上,当下冲薛恺悦做了个请起的动作,放柔了声音道:“悦儿起来说话,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恺悦听了明帝的话,就站了起来。天子怜惜不让他跪着他又何必非要跪着,再说这紫宸殿夏日里不铺地毯,白石地面又凉又硬,他此刻不知有无凤胎,跪久了伤了胎儿就不好了。只是知道明帝仍在气头上,他的态度比平日里要恭敬得多,半弯着腰低垂着头把之前顾琼告诉他的情形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那日陛下病情严重,怡卿担心陛下,又不能来侍疾,就前往城隍庙给陛下拜神祈福,偶遇了王韶大人的正夫和臣侍所救的北境王家大小姐的夫郎,他们两个力邀怡卿去王家做客,他们都是降臣家眷,怡卿不敢把陛下病着的事告诉他们,只得随着他们去了。王韶大人的正夫又邀了好几家的正夫前来陪客,怡卿一时间走不脱,只好在他家多坐了会儿。这期间董云逸董公子就到了,哭诉了一番何将军流连歌舞坊的事,这王韶大人的正夫就做主传了歌舞给董公子解闷压惊。怡卿待要拔脚就走,奈何这些夫郎们开始商量如何去歌舞坊闹事,怡卿怕他们误以为他要去通风报信,不好就走。陛下知道的,怡卿行事处处周全,心思原比别个细腻些。这回也是吃了考虑太细的亏了。这事是十二下午的事,到得十三早上,怡卿殿里的侍儿去皇后处告发他,皇后问明了事情经过,知道怡卿并无不妥之事,就没让陛下知道,这也是皇后的好意,怕陛下生无谓的闲气。”

明帝听了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还好,琼儿没有不顾念她,没有没心没肺地在外面玩耍,没有不把她放在心上,她冲薛恺悦伸出手去,待薛恺悦上前握住了她的手,方才看着薛恺悦的眼睛柔情脉脉地道:“谢谢悦儿告诉朕实情,没让朕和琼儿起误会。悦儿又正直又善良,真让朕喜欢。”

她说完了,就把薛恺悦往怀中一拉,双手揽紧了薛恺悦清瘦劲健的腰身,把脑袋搁在薛恺悦的小腹上,喃喃地道:“悦儿当真有颗金子般的心。”

薛恺悦有些懵懂,自己不就是替顾琼辩解了两句么?怎么就有颗金子般的心了?

明帝并不解释,把脸庞蹭了蹭薛恺悦的上腹部,心中默默感叹。这件事她并不知道薛恺悦知道,薛恺悦完全可以选择不告诉她,由着她误会顾琼,过后看她发火发得厉害,再给顾琼求个情,没人能挑他的毛病,他既能显出大方来,又能暗中打压了顾琼,还不用担风险。如今告诉她,他便是明明白白地告知了她他是知情的。若是她是个猜疑心重的帝王,或是个爱钻牛角尖的女儿,多半就会生他的气,会恼怒他既已知晓,却为何方才不讲,非要等她派人去拿行止簿子了才肯告诉她,会认为他是想要瞒着她,跟顾琼、安澜联手瞒着她,瞒不过了才迫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地把实情和盘托出。

这样子的猜测下,没准儿她就会给他脸色看,甚至会连他一起嫌恶了。这样的结果,他多半是料得到的,他再正派也是个在后宫中生活了多年的男儿,岂能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可他仍旧选择告诉她,只为不想让她心里不快活,也不想让顾琼受冤枉,哪怕她身边不止他一个后宫,哪怕他前两天才因顾琼吃了口小醋,这样子的男儿可不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薛恺悦有些想不明白,明帝为何忽然之间怒意全消,不过被天子这样静静地依偎着,自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虽然天气热,两个抱在一起粘粘的,彼此都不舒服,可他也不舍得推开她。

就在此时,殿门外传来了小莫的声音:“陛下,奴才可以进来吗?”

明帝听见了,冲门外道了声“进来”,却并没有放开薛恺悦。

小莫进来后,视若无睹地走到明帝跟前,双手高举着行止簿子呈给明帝。明帝左手仍旧揽着薛恺悦,右手接过行止簿子,一目十行地扫着上面的记录。

这簿子是一月一更,记得极细,她重点看这几日的记述,这一看她方才已经消散的怒火,一下子就又升了上来。她深呼吸了下,冷声对小莫道:“把记簿子的内侍省小吏给朕宣了来。”

小莫低头道:“她人就在殿外候着,奴才这就传她进来。”

薛恺悦见状,猜测是这簿子出了差池,他连忙低头看了看明帝手中的行止簿子,这一看便明白明帝为何生气了。这簿子上十二日那一栏只记载了江澄出宫,其他后宫一无外出记录,而且也看不出来有涂改的痕迹,这是记簿子的小吏漏记了,还是安澜吩咐了小吏不准记录呢?十五日那一栏倒是记着敏君、果君、嘉君三人一同自长乐门出宫,至戌初敏君果君由景福门回宫,嘉君未归。

他头脑运转如飞,轻声劝明帝道:“陛下莫要激动,许是记事的小吏一时忘了记了,臣侍听说因为要时常出入后宫,内侍省挑了个年满六十的小吏掌管记录之事,这小吏年老了健忘也是有的,再者,也可能是皇后怕陛下知道了生些没必要的烦恼,让人交待了不要记上去,这也是皇后心疼陛下的意思。”

这两种可能都不是没有,明帝平复了下心情,心里盘算着,若是小吏漏记了,她以后就得多安排两个记簿子的人了,若是安澜吩咐了小吏,她晚上就要跟安澜说一声,让他以后不要护得这么严实。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