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2)

那封审稿回信正是前文提到的那名金发女士编辑发回来的,她前些日子给那几位科学家发的审稿邀请都收回了意见,把这几位科学家的意见附上,金发女士又认真写了这份审稿回信。

奚诺在打开之后看了看,这次居然不是直接回绝的,当然也不是说直接把她的文章给接收了。

奚诺承认没有了以前的光环,她在这方面还是经验不足的,将这封回信打印下来,奚诺带着它又去找了赵博厚老师。

赵博厚老师见到奚诺脸上便浮现出笑意,奚诺两句话说完来意之后赵博厚老师马上就去翻那张回信:“居然是这家期刊?而且还是正刊,很不错啊。”

赵博厚老师以非常快的速度先浏览了一遍,“你是说这是你前段时间自己投的?”

“是的,那时候还不认识老师,既是有点想法想发表出来,也是想要凭此能转专业。”

赵博厚老师又去看论文:“很厉害,能被这家期刊接收很不容易。”

赵博厚心中感叹,这奚诺同学是带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惊讶。

这家期刊在药物领域还挺有名气的,分量也足,别说奚诺这样的本科同学了,就是博士有这样的一篇成果都能够毕业的了,就算他们这样的教授,有这个期刊上的文章也是会把它写在简历前面里的。

这个小同学不得了哇。

而奚诺投这篇文章的时候知道的也还不多,连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知道,也没有去查是不是容易被接受,投的那几份期刊有影响因子高的,也有低的,有较容易发表的,也有挺难发表的,当时奚诺就去关注期刊的内容研究方了,感觉合适就投了,而且还是广撒网式的。

奚诺不好意思地道:“还没被接收,我看邮件里提的意见不少。”

赵博厚老师很有经验地说道:“不怕提意见,就怕没有意见直接拒绝。”

赵博厚老师继续说道:“而且这几位都肯定了你提出的内容的创新性,这点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你给解释了就行。”

奚诺摸摸脑袋:“还需要补实验。”

奚诺在写文章时候当然就知道需要有实验证明的,只是她虽然在虚拟实验室是进行了实验验证,可那些实验数据也不能拿出来不是?奚诺还不想以后被戳穿。

奚诺已经尽量用其他能做的去弥补了,像是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又像是引用已有文献里的实验结果,还有许多公式推理计算,可终究还是没有一系列的实验证明来的直观直接。

赵博厚老师正在看奚诺写的那篇文章,连眼皮都没有抬便道:“那就补呗,这好几天你都可没有来实验室了。”然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终于抬起头:“其他的不用操心,学校还不至于让你这样有本事的学生连做实验的条件都没有。”

“而且奚诺做实验可算是非常节约资金的了。”就像是上次奚诺做的那个,赵博厚老师本来是给这位同学练手来着,可没想到她能那么短的时间那么顺利地就给做出来了,连那实验用的试剂都没用上买第二瓶。

得到赵博厚老师这样的支持,奚诺心里是感激的,赵博厚老师继续低头看论文,奚诺忽又想起一件事:“那个,英文写的不太好,老师会不会看着很费劲?”

赵博厚笑道:“能看懂。”赵博厚老师看奚诺写的英文论文还没那么别扭,可比那位金发女士编辑要好多了,毕竟他不像金发女士编辑一样有着那么深的语言习惯。

赵博厚老师越往下读越觉得怪不得这封回信里面透露出要接收的意向呢,很有创新性,而这家期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不过也是因此一般的创新性没那么高的文章这家期刊都会拒接。

也对,他最看重奚诺同学的不就是这创新性嘛,也是科研人员最缺少和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