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1 / 2)

百官懵了,

真的懵了。

今日这是怎么了?

这新旧两党怎么意见一致了?

设置反贪总局,各省设反贪分局,这不就是之前的反贪办扩大化吗?

反贪办属于朝廷衙门,让朝廷的官来监督各地官员,这可比让百姓和学子监督官吏们舒服多了。

毕竟身份不一样,大家也更能接受一些。

而且反贪办比百姓好糊弄,哪怕百姓还能通过反贪办举报,可只要买通了反贪办,阻止了百姓的举报,那盖子不就捂住了?

大家毕竟是喜欢折衷的,比如你说让百姓监督百官,可以把贪赃枉法之人从官衙里抓出来,那大家肯定不愿意。

但是你在这个基础上,新设官员来监督百官,百姓只有举报权,没有执法权,那么大家就能接受了。

朱由校对将反贪办下设到基层,由内阁直辖的方式也是很满意:“师父之言,朕是认可的。这反贪总局这个职位,该由何人担任啊?列位臣工不妨仪一议。”

先前反贪办由左都御史执掌,前任左都御史翰林本来是新党成员,可他贪赃枉法被拿下后,左都御史就一直空着,反贪办由张好古暂时管辖。

如今这反贪办升级为反贪总局,各省设分局,规模一下子庞大起来,这就不可能继续让张好古兼任了。

百官群臣议论纷纷,有东林党人站出来说道:“回皇上,副都御史王浩为人中正清廉,体恤爱民,不畏强权,素有青天美誉,可为左都御史。”

一时间,旧党成员纷纷支持,显然是想把副都御史王浩推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

朱由校看向张好古:“师父,你是内阁首辅,你如何看啊?”

张好古躬身行礼:“臣对副都御史了解不多,但诸位臣工支持,想必是有过人之处,是清直中正之官。”

朱由校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晋副都御史王浩为左都御史,授资政大夫,掌反贪总局,对朕与内阁负责。”

副都御史王浩懵了,自己一个三品的副都御史,就这么跃过从二品直接升到正二品了?!

还掌管反贪总局这么大的衙门?!

惊喜之后,王浩连忙跪地谢恩:“臣,谢主隆恩,必不负皇上厚望,精忠为国。”

朱由校点了点头,对一旁王体乾示意了下,王体乾立刻上前一步:“诸位臣工可还有本奏?”

见众大臣无本要奏,王体乾喊道:“退朝。”

在山呼万岁的呼喊声中,朱由校心满意足的退朝了。

翌日,新的反贪总局衙门就成立了,旧党成员王浩一跃成为正二品左都御史,掌管反贪总局,成为了旧党新的核心成员。

但朱由校很快又通过内阁下达一系列任命,反贪总局的两位副都御使皆为新党成员,而佥都御史又是新党旧党各半。

接下来反贪总局关于各省反贪分局的人选又是进行了一番争论。

王浩可能是得到了黄立极和魏广微这两位旧党大佬的暗示,北方各行省乃至江南的反贪分局都以新党为主,旧党为辅;而南方余下各省的反贪分局则是旧党为主,新党为辅。

总之,每个省的反贪局新旧两党都占据有一定席位,无非多少而已。

毕竟看反贪总局的配置就看出来了,左都御史是旧党,副都御使是新党,佥都御史各半,一看就是制衡的手段。

而这不仅仅是旧党和新党之间的默契,也是朱由校想看到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在朝堂上,张好古压根没争取左都御史这个位置的原因,他很清楚,这个位置不可能让他继续兼任了,朱由校也不可能把这个位置交给新党,让新党彻底占据朝堂。

散了朝回到内阁,黄立极笑着说道:“元辅朝上所言,还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张好古笑道:“哪有哪有。”

这一日的内阁,看起来极为和谐,傍晚众人下班回家,黄立极和魏广微等人向张好古告退后离开,张瑞图,卢象升也是纷纷告退,内阁内只剩下张好古还在处理政务。

黄宗羲见张好古埋头公务,默默给张好古换了热茶,然后在一旁处理着自己的事情。

“太冲为何还不回去啊?”张好古忽然问道。

黄宗羲沉默片刻,说道:“回元辅,学生内心有些不明了的地方,想请元辅解惑。”

张好古批阅完一份折子,放在一旁抬起头来:“哦?有什么疑惑,说来看看。”

黄宗羲问道:“元辅,百姓监察百官,乃是太祖时期便有的祖制,由百姓监察各地官员,这些官员便不敢贪污索贿,朝廷也能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为何您要和黄阁老一起反对呢?”

张好古笑了笑,拿起一份新的折子批阅起来:“照你这么说,本阁是错了?”

黄宗羲说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让百姓监察官员应当是一件好事才对,为何大家非要反对呢?”

张好古披着折子,缓缓说道:“百姓监察官员,说到底,有利有弊,利就是你所说的,由百姓监管各地官府执政,朝廷自然会轻松,朝廷政策各地也必然会执行下去,不然各地百姓就不会放过当地官员。”

“无论对朝廷政策的推行,还是对贪官污吏的监察,都是一件好事。”

“可弊端,也就是本阁在朝堂上所言那样,学子都是热血青年,容易上头,而百姓又容易盲从,被人蛊惑,一旦有人从中作梗,那各地必然起乱。”

“若是有对朝廷新政不满的士绅,发动东林学子,鼓捣百姓围攻县衙阻挠新政,该如何?若是辽东派人回来蛊惑百姓冲击县衙,又该如何?”

顿了顿,张好古批阅完这份折子,看向若有所思的黄宗羲:“凡事,不能只看一面,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是有利有弊。哪怕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也必然会因地制宜产生变化,这都是正常的。”

“一种政策要不要实行下去,就要均衡利弊,于全局有益,便可实行,若弊大于利,那就必须考量,这政策是不是出了问题。”

“百姓监察百官,不是不可行,而是眼下不可行。”

“说到底,大明律法尚在,朝廷规章制度尚在,百姓以何种身份监管百官,若是各地都有百姓扭送官员来京师,朝廷又该如何处理安置?”

“这说到底,不仅是一件麻烦事,也是一件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事。”

黄宗羲有些不敢信:“所有人都不想看到?”

张好古这话,可就不仅仅指东林旧党了,包括张好古的新党,乃至皇上,都不想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继续批阅折子,张好古缓缓说道:“入朝为官,心思就要通透一些,很多事,不是你想办就能办成的,很多时候都必须要妥协。”

“反贪局,其实就是一种妥协。”

黄宗羲说道:“学生看出来了。”

“左都御史是东林党人王浩,副都御使是我新党成员,然而佥都御史却又新旧各半,包括各行省的反贪分局,看起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牵制,能保证不会贪赃枉法。”

“但是这种妥协,明显就是和稀泥。”

“若要推行新政,当摒弃旧法,旧官,全面推动新法才是。”

“这样和稀泥,迟早要出乱子的。”

张好古轻笑一声,惹得黄宗羲不解:“元辅笑什么?是学生说错话了嘛?”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