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教育问题!增加教育拨款!(2 / 2)

“以往会试殿试筛选出来的新科进士,诸位爱卿心中想必也清楚,大多都是些不通实务的书呆子。”

“说得好听点,叫做储备官员,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优秀的那些一甲二甲进士,直接让他们进翰林院或是进七部学习观政个两三年,然后才真正开始做官,但那些二甲吊车尾的和三甲同进士,直接就将他们下放到一县做一县主官,这是对天下百姓极大的不负责任!”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沉声道:“这些官员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没有任何治理政务的经验,也没有任何实务知识储备,当面临到那些州府郡县一个个问题时,顿时就变得哑口言,连最基本的解决办法都拿不出来!”

“再加上地方士绅豪强坐大,这些新科县令要么选择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士绅豪强给架空了手中权力,甚至还要受辱于伧徒胥吏之手,这难道不是国朝最大的悲哀吗?”

说起来,这件事情,朱高煦也有原因。

当年他监国理政的时候,就深感这些新科进士全都是些书呆子,所以一口气将他们全都踹出了京师,外放到地方县衙为官。

结果事实证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除了那么几个优秀杰出的英才外,如于谦、陈循、陈鼎等人,其余新科进士可谓是丢尽了朝廷的脸面!

不是被衙门胥吏耍得团团转,就是被士绅豪强架空了大权,沦为一个吉祥物,甚至还有的人直接与地方士绅同流合污,一起搜刮着民脂民膏。

总而言之,朱高煦那一次的尝试,效果很是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极差!

这之后朝廷又恢复了以前的制度,一甲进士入翰林院,二甲进士入七部百司观政,吊车尾的三甲同进士外放地方为官。

群臣听到这话,全都低下了头。

皇帝陛下方才说的这些,他们哪里又不懂?

毕竟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当初可就是一步步从基层爬起来的啊!

但是问题在于,就算知道了科举存在弊病,可是又能如何呢?

难不成真像陛下之前想的那样,以为换掉四书五经这主考内容就可以了吗?

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却不能更改!

因为四书五经一改了,那真正受益之人,反倒是士绅缙绅,而受害之人,则是贫寒子弟!

这个道理,解缙自然也明白。

他沉思良久之后,提出了两个方案。

“陛下,眼下四书五经还不能妄动!”

解缙沉声开口道:“至于新科进士不通实务这一点,倒是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弥补。”

“比如新科进士可经由吏部进行实务考核,考核通过之人方可直接出仕为官,考核不通过之人则降为州府县衙的佐官贰官,跟随在上任知府县令身旁,学习处理政务的能力,积攒实务经验,待到期满之后方可接替出仕。”

“而与此同时,朝廷当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刊印新学教材办设免费学院,保证寒门子弟亦有书了读有学可上,等到这些免费学校建设到了天下各地州府,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届时再更改科考内容!”

毫疑问,这是眼下最合适的做法。

先办好免费学校,将新学知识彻底传播出去,保证就算是贫寒子弟也可以学到这些知识,然后再对科举大考的内容进行改革!

朱高煦听后思索良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那就这么办,夏元吉准备打钱!”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教育拨款专款专用,除了学部之外,任何人不得插手过问!”

“陛下?为何是我户部出钱?”夏元吉愣了。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破口大骂道:“夏元吉,这办学校是民生啊!你不会想让朕自掏腰包吧?”

“可是国库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陛下您那内帑有着远航贸易之利,就不能多承担一些……”

“夏元吉!”

“陛下您说!”

“滚出去!”

“……”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