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致幻剂(1 / 2)

呈请立案报告书 亦了 2154 字 9个月前

教学楼内,李沐桐和秦梓炀的照片贴在一楼的光荣榜上。

照片的排序是根据上一次期中考试的校排名而定的,李沐桐在第一排第九位,秦梓炀在第一排第三位,两名学生的成绩都相当不错。

任烟生细看着这两名女学生的照片,试图寻找两人的相同点。

如果这两名学生的死亡方式为他杀,那么接下来这就是两桩可以串并案侦查的重大刑事案件,若真如此,在警方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之前,被害人的数量或许还会增加。连环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基于三个因素来选定被害人:合意性、可获得性、易受攻击性。

合意性,指被害人身上的某些特点、特征符合凶手的某些奇怪偏好。比如:被害人身上的香水味、被害人身上的衣服颜色、被害人的走路姿势,亦或是被害人的口头禅。

可获得性,指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使他有机会被害,并且在遇害后无人牵挂。

易受攻击性,也可简言概括为被害人的体力远不及凶手,易被其杀害。

秦梓炀和李沐桐都是外表看起来十分乖巧文静的女孩子,戴着黑框眼镜,身着校服,笑容腼腆,人际关系简单,没有攻击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个人的校排名都很靠前,班级排名分别为第一名、第二名。

任烟生认为,如果这两桩坠亡案的受害者的死亡方式都为他杀,那么,“成绩好”这个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行凶的最主要原因,行凶动机是嫉妒,凶手的排名或许在两名死者之后,案件的性质可以定性为仇杀。

毛浅禾和文佳的走访排查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坎坷不断,师生口径一致。

1对秦梓炀和李沐桐不了解,只知道她们的成绩很不错。

2不清楚案发前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3所有老师都很好,校领导关爱学生,视如己出。食堂的饭菜很好吃。学生之间不存在勾心斗角的现象,一直都是良性竞争,彼此友爱和谐。

显然,在侦查员们的调查工作开始之前,已经有人很友善的威胁了教师和学生。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两名女学生的死亡方式,他杀才会立案,自杀将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如果是他杀,侦查的速度就必须要加快,因为以凶手的逻辑去分析,接下来极有可能还会出现第三、第四名被害人。

没有一条生命理应如此陨落。

雾霾天,人影是模糊的,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味道,辨不清,触不到,就如同嫌疑人混在人群中,而你和我都无法发现。

灰色地带总能很快的糅杂在黑与白之间,不再醒眼突兀。

市局外的音像店正在放容祖儿的《连续剧》。

“开首的一篇是某某出生,妈妈给宝宝奉上这一生头一吻。开端之后或晴或暗,怎么走就像连续剧也欠缺安稳……”

父母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提出许多的要求,会责备,也会强迫我们做很多现阶段还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也曾以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过于强烈,曾有过抱怨,也曾期盼快快长大,远离父母,活出个样儿。

后来,我们工作了,组建了家庭,被时光浸泡得久了,终于有一天明白了父母的初衷:懂得奋斗的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扎根。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并不多,只要不被这个社会淘汰就可以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希望破灭了,在世的人也将浑噩着生活,年华垂暮犹离索。任烟生在收养尤然之后的感悟尤其的多,缉凶,是责任,是义务,正义感在驱使着一线上的人负重前行,早日将凶手缉拿归案,既是为了切除毒瘤,也是为了告慰事主和家属。

侦查员在这一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的外围调查工作必须正常进行下去,课间,任烟生和毛浅禾、李洋重返高二(6)班。

学生的座位由考试成绩决定,每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结束后会换座位,坐在第一排的八名学生在上次考试中排名班级的前八名。

两名优秀学生的接连离世丝毫没有影响到班级的学习氛围,比之先前唯一不同的是,上次考试班级排名第三和第四的两名学生被班主任安排到了秦梓炀和李沐桐的位置上。

一行人的到来,完全在班主任的预料之中。

她从讲台上走下来,肃然说道:“任队长,我想利用课间的时间给学生们补课,望你谅解,我们暂时不能配合你们的调查,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任烟生站在门边,语气也不友好,“李老师,既然你已经这样说了,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再和你重复一遍‘公民配合警方调查是义务’的重要性了。接下来如果你继续阻止学生们讲出真相,扰乱、阻止警方办案,我们会对你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进行行政拘留。”

班主任本就为难,若不是因为副校长和年级组长要求她如此做,她必定不会做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她已自知没有第二种选择,于是退出教室。

学生们的目光纷纷集中在任烟生的身上。几名女生放下笔,贪看着他,低声耳语。坐在第五排的女生转头,对坐在后面的女生说:“他长得好像赵寅成哦。”

任烟生走上讲台,只对学生们说了一句话。

“同学们,凶手还在校园里,此刻正注视着你和我,你们怕不怕下一个遇害的人就是自己?”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