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Mank体系(下)(2 / 2)

制胜一投 幸福微光 1116 字 8个月前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球在动,而人却没有动。

比如此时球场上,张永把球推进到前场之后传球给周磊,周磊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拿到球先看了下防守人的位置,发现没机会投篮,又把球转移到了右侧底角,给到肖青阳的手上。

张永、周磊、肖青阳。

这三个人只是机械式的转移球,从一个点传到另一个点,球在移动,但人却没有,也就谈不上撕扯防守。

最后的结果就是,球给到肖青阳的手上,肖青阳面前依然有防守人,他只能迎着防守单打。

显然,三人之间的传球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也就是无意义的传球。”周志明道:“Mank进攻强调传球必须要有意义,要知道为什么要传,为什么要传给这个人?还有传完球之后自己的移动,自己应该做什么,是空切还是给无球队员掩护,又或是准备去争抢篮板球?总之不能站在原地。”

“当然,Mank进攻还包括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在打固定战术的时候使用Mank进攻;如何在战术失败的时候使用;如何在没能形成阵地战的时候使用;如何在未打任何战术的情况下使用......”

说着,周志明顿了顿,才继续道:“这非常的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这样吧,我们还是说比赛。”

“不知道您发现没有,我们国内球队的教练总会强调一点,把球往篮下打。希望在尽可能靠近篮筐的位置去得分,又或者直接在外线投三分,却很少利用三秒区到三分线中间的区域。”

杨国辉想了想道:“是这样。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在国际篮联的规则下(没有防守三秒)大多使用联防,导致在三分线到三秒区这一片区域的投篮总会受到两名球员的干扰。”

比如2-3联防,持球人如果在三十度角选择投中距离,就会面对侧移锋线,以及肘区后卫的夹击。

这样干扰很大。

所以大多时候进攻方都是在三分线外转移球,再利用突分破联防,要么突破之后直接冲击篮筐,要么分球到外线投三分。

很少有中距离,有也大多是在侧翼。

“是的。”周志明点头,指向球场,“您应该也发现了,我们有很多的中距离出手。”

“对,而且几乎都是急停跳投。”杨国辉忽然反应过来,“我明白了。在这个区域内,只有急停跳投才能在防守人未形成足够干扰前出手。如果稍微一停顿,机会就没了。”

周志明点头:“所以我们要球所有锋线、外线球员都必须具备急停跳投的能力。”

“要能够在突破之后。利用防守人未形成有效干扰的间歇将投篮完成。”

“因为据NBA数据统计,在有防守者干扰的情况下,平均投篮命中率在36%,而无防守者干扰的情况下,投篮命中率则高达68%。”

差距这么大?

杨国辉教练吃了一惊。

“其实我们的进攻能力是不如你们江宁一中的。”周志明继续道:“之所以我们能咬住比分,是因为我们的进攻效率足够高。我们的球员总是尽可能在无干扰,或是干扰小的条件下投篮。”

一番话听在杨国辉耳中,带给他极大地震撼,他忍不住问道:“可是,如何才能在无干扰,或是干扰小的条件下投篮呢?球场形式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是由不得你选择的。”

“呵呵......”周志明笑了起来,“这就牵扯到Mank体系了。不只是进攻战术那么简单,很复杂的。”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