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枪神(1 / 1)

于文志查了一查留声机的唱片,一共有五张。

于文志就对众人说道:“一张唱片能录十五到二十分钟,这五张唱片大概能录个一个多小时,足够每个人都说上几句。”

“你们有想说什么,先想好,一会儿就给你们录,留着给后人和家里人做个念性吧。”

一听于文志这话,官兵们都来了精神,纷纷想着自己要说些什么。

黑牛就说:“俺先来!”

黑牛站到了留声机旁,于文志将食指竖起,示意谁也不放地说话,随后按下了按钮。

黑牛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说了一句:“我叫黑牛,来自巴县,完了!”

众人哄笑。

于文志道:“黑牛说的不错,下一下谁来录?”

刘锋就跑过来凑起了热闹。

“俺叫刘锋,黑龙江佳木斯人,俺……想家了……”

刘锋的声音嘎然而止,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东北已沦亡六年之久,东北军离开老家在外漂荡,就像是没有根的野草,不知何时能将鬼子赶走,打回老家去。

于文志手下的原东北军将士还有二十多个,听了刘锋的话,不少人湿了眼眶。

“俺叫山鸡,来自东北奉天!媳妇,俺要是回不去,你就找个人改嫁吧,一定要把柱子带大,柱子可不能改姓,完了!”

“俺叫王顺,吉林通化人,爹、娘!俺是顺子,俺在外面打鬼子,怕是不能给您二老养老送终了……”

顺子说不下去了,眼泪顺着眼有就流了下来。

于文志拍了拍顺子的肩,顺子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走向了一旁。

“我叫陈树生,浙江人,父亲母亲,孩子在外杀敌国报,唯求一死,怕是不能在膝下尽孝了!”

“我叫……”

五百多名战士纷纷将自己的心里话录在唱片上。

谢元团长是最后一个录音的,他对着留声机,一字一顿说:“谢元国家军人,唯愿杀生成仁,舍身取义以报国家!”

谢元团长看向了于文志。

于文志一笑。

“我在这个世界无父无母,没有亲人,没什么好说的了!”

于文志将录满将士们遗言的唱片交到了小平头手中。

“兄弟,一会儿我们掩护你,枪声一响,你立即冲过大桥。”

“放心吧,我就算是死,也要把这唱片送到对岸!”

小平头说完转身将唱片小心翼翼的放进袋子里,向谢元和于文志一抱拳。

“谢长官,于长官,兄弟走了!”

谢元和于文志向小平头敬了一记军礼。

随后谢元大叫一声:“火力掩护!”

“嗒嗒嗒……”

随着枪声响起,小平头冲出了四行仓库,趁着鬼子没注意的功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成功转过了大桥中间线。

眼见小平头就要抵达对岸。

“啪!”

一声枪响,小平头胸口冒出一朵血花。

小平头用将全身的力气将唱片扔向对岸。

“接着……”

“啪!”

下一刻,小平头被一枪爆头,尸体倒在了大桥之上。

小平头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誓言,哪怕是死,也要将录有将士们遗言的唱片送到对岸……

“嗡嗡……”

一阵马达声从远处响起,谢元和于文志连忙来到了窗口前,只见鬼子竟然派出了一辆豆坦克,许多鬼子在豆坦克的掩护下不断向四行仓库逼近。

“嗒嗒嗒!”

豆坦克上的车载机枪不断向四行仓库所在开火,打得仓库窗口尘土飞扬。

不过这些窗口早已放上了装满沙子的麻袋,所以鬼子的机枪扫射并没有给四行仓库内的守军还来实质性的伤害。

谢元大吼一声:“打!”

下一刻,四行仓库内枪声响个不停。

战士们居高临下,强大的火力打得坦克后面的鬼子不断倒下,鬼子只好在坦克的掩护下边战边退,最终退到了六百米外,远离了步枪的射程,随后开始重新组织,准备再一次进攻。

于文志靠着一个麻袋,不断擦拭着手中的毛瑟九八狙击步枪。

对于四行仓库的战果,他早有预料。

虽然四行仓库的守军成分复杂,谢元的部队中有补充的保安团丁,也有

战场上的溃兵,战斗力参差不一,但他们的弹药还算充足,粮食也够,再加上四行仓库坚固的防御,坚持三天是完全可行的。

只要鬼子不使用重炮,四行仓库绝不会失守。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了鬼子的叫声。

一个小鬼子拿着大喇叭不断用生硬的汉语大叫。

“四行仓库内的中国军人,立即放下你的人武器,皇军会保障你们的生命安全。”

于文志一笑,带着山鸡来到了二楼的窗边。

谢元也赶了过来。

于文声问山鸡:“喊话的鬼子距离咱们大约五百多米,你能将他一枪爆头吗?”

一旁的谢元直摇头。

“五百多米的距离,子弹走的是弧线,根本不可能准确击中目标。”

山鸡想了想却说:“我试试看。”

说完,山鸡将子弹推上了手中的毛瑟九八K狙击步枪。

深吸一口气,山鸡屏住呼吸,眼与枪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随后轻轻扣动了扳机。

“啪!”

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那个正在喊话的鬼子少尉仰面倒下,山鸡这一枪,子弹从喇叭的入口处射入,直接射入鬼子的嘴里,从后脑穿了出来。

毛瑟九八K狙击枪的杀伤力远大于三八大盖,这个喊话的鬼子被一枪毙命。

谢元瞪大了眼睛,不由一挑大拇指。

“于上尉,你这部下的枪法真是神了。”

山鸡说:“这算个啥,我们于上尉的枪法比我强多了,莫说五百米外,就算是超过一千米,于上尉也能将目标一击毙命。”

一听这话,谢元更加不淡定了。

要知道,一千米外看一个人,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小点,而且子弹出膛后的轨迹因为距离和风速的原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单纯的走弧线,受风向的影响一定会偏移。

在这种情况下能击中目标,只能说,于文志的枪法绝对是神乎其神……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