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欢与辛紫筠2:昔年元宵花灯,永以为好也。(1 / 2)

这一年,辛紫筠十二岁。

身形瘦弱,依旧沉默寡言,怯懦胆小。

但在柳书欢面前,会露出天真邪的笑容,紧紧依靠在他身边,抓住他的手,不敢握紧,也不想松开。

柳书欢温柔笑着,主动握紧他冰凉的小手,带着他走在深冬萧瑟的宫道上。

残雪消融,从朱红飞檐上滴落雪水。

冬阳冰光,照不暖体弱的孩童。

柳书欢暖着他瘦骨嶙峋的小手,微微皱眉。

这孩子被好吃好喝地喂着,锦衣华服地供着,却怎么也喂不胖,怎么也供不暖。

只有这样被他握在掌心里,才能捂暖。

辛紫筠窃喜地弯起大眼睛,抬头深深地看着他,尖尖下巴可怜又可爱。

童音稚嫩:“阿欢,我听见宫人们说今日是元宵呢……”

柳书欢慢慢走着,好让他跟上,换了一边握着他另一只冰凉小手:“是啊,殿下,今日是元宵,所以太傅会早些放学。”

辛紫筠把被捂暖的小手缩到袖子里,握紧抓住残留的柳书欢的温度,低头看着宫道上未扫尽的残雪:“元宵,是要做什么呢?”

他十岁前一直被不闻不问地弃养在皇子所,母势,每日除了想办法吃饱,什么也不知道。

佳节良辰和这个孩子从风月。

修长挺拔的少年停下了脚步,弯腰给他整理兔毛风帽,雪白绒毛衬得他尖瘦小脸越发小,杏眼大而圆,甜甜笑着看他。

温暖的手又握着他,带他去书房上课。

少年微哑的声音低柔悦耳:“嗯……元宵啊,会吃一种用糯米包着白糖、芝麻、花生或豆沙枣泥的吃食,百姓们也会聚在一起放花灯,办灯会猜灯谜……”

他语速缓慢地描述灯会热闹的场景。

辛紫筠握紧他的手,和他沿着寂静空旷的宫道走向书斋,在一片肃静萧瑟中听他口中热闹欢快的灯会。

全是他短暂的人生里未曾见过体验过的事物。

柳书欢温柔抚摸着他的脸,念诗给他听:“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稚童笑着一字一句跟着念。

残雪冬阳,宫道里回荡着少年和孩童的声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太傅考核完功课,忽然想起今日是元宵,笑着对皇子们说:“殿下们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啊?”

三皇子站起来昂首挺胸:“我知道!是元宵!父皇往年每日都会举办团圆宴,让我和母妃一起去呢!”

他眉飞色舞地说着团圆宴上舞乐华美,玉盘珍馐。

几个皇子起哄,吵吵闹闹地说着自己也在,被父皇夸奖赏赐。

七嘴八舌,互相攀比。

柳书欢跪坐在辛紫筠身旁,侧脸看他。

十二岁的瘦弱皇子,从来不知道还有团圆宴,也从来没去过。

在往常,这一天和每日都一样,他都是裹在破棉被里,缩在寒酸的住所里,和一只小野猫分吃着干巴巴的馒头。

连那只小野猫,后来也被宫人打死了。

为了偷一块肉给他。

论受宠,他这个“旺龙气”的皇子,现下是皇帝眼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

他没有参与那些皇子,和他们争论谁收到的赏赐更多,也没有向柳书欢哭诉。

只是言地端坐着。

他低着头,呆呆看着翻开的书本,小手握着紫竹毛笔,意识地写着柳书欢念的那些诗句。

不曾见过,未有期待,不会心痛。

只是内心空空荡荡,眼眶酸涩。

阿欢,是不是也吃过元宵呢,是不是也和家人亲友一起去过灯会呢,是不是也要回家去吃团圆宴呢?

眼前忽然出现一只白皙的手。

柳书欢从袖口纸包里掏出一块芝麻糖递给他。

他接了过来,委屈地扁嘴看着清雅的少年:“阿欢……你,你放学以后也要回家去吗?”

柳书欢看着他哽咽着双手抓着芝麻糖,一点点啃着,笑了笑:“嗯,殿下,今日团圆宴您也要去呢,宫人没和您说吗?”

辛紫筠茫然摇头。

柳书欢眼神骤然冰冷下来,唇角的笑意却十分温和:“是么,我知道了,别担心,会有人给您打理好,带您去的。”

辛紫筠吃完芝麻糖,抓着他的衣袖,犹豫着问他能不能陪自己去时,太傅用戒尺拍了拍桌案。

“好了!都别吵了,天潢贵胄,成何体统。”

皇子们撇撇嘴,坐了下来,辛紫筠失落地低头,把话咽回了嘴里。

几个皇子凑过来,低声找柳书欢聊天。

他们炫耀自己宫殿有多么热闹,母族多么显赫,邀柳书欢元宵宴后一起看皇宫办的灯会。

柳书欢三言两语婉拒了,笑着看皇子们不甘惋惜地坐回去。

一回头,辛紫筠红着大眼睛看他,不舍地抓着他的衣角。

他叹了口气,悄悄把一整包芝麻糖塞到小皇子衣袖里。

太傅训了几句话,又说:“今日元宵,哪位皇子能背出应时对景之佳句,就可以先放学!”

皇子们纷纷和伴读交头接耳。

柳书欢摸摸辛紫筠的小手,笑着低声鼓励他:“去吧,殿下,您背的很好,若是第一个背出来,在下就带您去吃元宵。”

辛紫筠惊喜地看他,握紧了他的手。

瘦小的稚童不管是真是假,鼓足了平生所有勇气,咬唇站了起来,红着脸,双手紧握,结结巴巴地大声喊着:“我!老、老师,我、我会……”

所有人都转头看他,皇子们不屑轻蔑地瞪着他。

太傅背手点头,期盼地看着他。

“好好好,殿下请。”

他吸吸鼻子,眼圈里晶莹的泪光闪闪,紧张害怕地颤抖,握紧双手时摸到袖子里鼓鼓囊囊的一包芝麻糖。

低头看了一眼柳书欢。

少年欣喜温柔地看他,肯定地点头。

没关系的,殿下,背吧,我在。

好,你在,我就没什么好怕的。

他勉力笑着,颤抖着声音背了起来,越背越顺畅,越背越大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太傅哈哈笑着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肩膀:“好啊,背得很好,去吧殿下,今日您是第一个放学的。”

他浑身僵硬,头脑空白,脱力地软着脚步被柳书欢牵着离开。

时近正午,阳光明媚了些,照得让人身上又热又痒。

朱红宫墙残雪消尽,一枝红梅探出墙,暗芳清浅。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