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情道小师弟倒追了第233节(2 / 2)

沈启安点头,又道:“今明两日我都有事,夫人前去接待他们吧。”

崔明雁一拍座椅扶手,冷哼道:“好啊,那便让我去会会,到底是个什么厉害人物,何以就让我儿为她舍了通天大道,自毁前程。”

第117章江南沈氏(二)

自仙盟出发,南下千里,便是江南。

江南是祁国境内最为富饶的地带,其中的临安,姑苏,金陵,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都城。

沈家便居于临安,乃至临安在江南的发展最为拔尖,贸易四通八达,城中极尽繁华。

城中四方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钟塔,散发出的仙灵相互连接,在城的上方织出一张淡色的结界网,各方向的城门都有严兵把守。

且说宋小河一行人连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待到晌午将至时才到了临安。

几人下了飞行的灵器,来到了城门边上。

正是城中热闹的时辰,宋小河等人衣着不凡,又带着重伤昏迷之人,立即引来了旁人的侧目。

城门守卫见状,赶忙喊了几人跑过来,帮他们将昏迷的几个猎师背着去了城门边上的亭子里。

杨姝站在边上,正与守卫交涉,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简单说明此状的情况。

宋小河低着头,刚从身上摸出仙盟的玉牌,给守卫看了之后,还没等守卫放行,就听见城门内醒来两排衣着华贵之人。

他们身上皆穿着青色长衫,衣襟处绣着金丝族徽,长发绾起,身量高大步伐稳健,一看就是自幼习武的高手。

打头的是个年纪稍微大点的中年女子,走到门口时亮了一块玉牌,牌上的图案是他们衣裳所绣的族徽。

守卫颇为恭敬地让开了路,让那中年女子带着人来到了宋小河几人面前,随后恭恭敬敬地行上一礼,齐声唤道:“少爷。”

宋小河愣了一下,很快就猜到这群人的来历。

若下人都传得如此华贵,规矩有礼,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出自沈家。

这一声少爷,唤的正是沈溪山。

她心中一紧,下意识朝身边的人瞧去,却见沈溪山不知道何时已经恢复了自己的样貌,俊美的面容分明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却莫名像是端了几分少爷的架子。

他淡声道:“将这几人带回去医治,仔细照料。”

女子应了一声,便命身后的人前去将受伤的猎师抬起来,健步如飞地离去。

沈溪山则与宋小河几人踏进了临安城。

临安城虽然庞大,占地极广,但消息传播的速度却是一等一的。

这头沈溪山几人还没走到沈府,那头沈家那位少爷归家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

沈溪山这些年虽然人在仙盟,却没少给江南,给临安,给沈氏带来荣耀。

因着人界都知道江南沈氏出了位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都言江南的风水好,灵气浓郁,是以江南的大小仙门也跟着水涨船高,寸土寸金,更是一举将沈家抬到了其他家族法企及的位置。

这些年江南飞跃般的繁华,概因沈溪山这位少剑仙。

他的归来,在临安便是件大事。

沈府门口很快就聚集了非常多的人,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都是为了来目睹这位少剑仙。

这么一堵,沈溪山等人反倒挤不进去,法从府中正门而入,只得从侧门进了沈府。

宋小河打从城门进来,就开始跟沈溪山生气,绷着一张小脸不搭理他。

沈溪山想主动拉她哄上两句,却不料她的手灵活得像泥鳅一样,怎么也抓不住。

沿途走来,街道都是前所未见的琳琅和热闹,楼阁商铺高低落,波光粼粼的河紧挨着路边的住户人家,长篙一撑,一艘艘小船划过,处处皆是欢声笑语之景。

正值夏季,莲花绽放的季节,大街上随处可见半大的孩子提着莲花,顶着莲叶到处跑,走几步便能看见叫卖的莲蓬,白墙黛瓦,江南水乡。

此处将盛世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小河气沈溪山信口胡诌吓唬她,一路上就没有怎么欣赏风景,沈溪山跟她说话也不理,一直到进了沈府才消了气。

沈府虽然声名远扬,但这府邸却并没有那么金碧辉煌,只是房屋楼阁的建造极为辉宏大气,景色也宜人,所有富丽都体现在了细节之处。

宋小河想起沧海峰上,那座她和师父生活了十多年的小院子。

那是她的家。

而眼前这气派宏伟的沈府,则是沈溪山的家。

她酸溜溜道:“真是投了个好胎。”

沈溪山弯着唇角笑。

杨姝和苏暮临被沈府下人带走,宋小河与沈溪山二人,则被请着一路往前院的正堂而去。

前院的正堂,是沈府招待正客的地方。

宋小河倒并不知这些规矩,只以为是被安排住处,这么一路看着风景走过去,进了正堂,才发觉场地不对劲。

正堂的两侧站着的婢女个个瞧起来都面容清秀,身上的衣裙也用料不凡,齐齐地站在两边,待沈溪山和宋小河一进去,便动作极其整齐地福身行礼,也不知道训练了多少遍才有这般成效。

正堂宽敞,摆放着红木桌椅,墙上挂了金丝裱着的画卷,桌上也摆着各式各样的摆件。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