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拉投资(1 / 2)

思前想后,张政禹还是给省旅投公司的杨萍萍打了电话。

“张区长,恭喜高升啊!”电话对面是杨萍萍银铃般的笑声。

“消息够灵通啊杨部长,我正想跟你报告下工作,你却先知道了。”张政禹笑道。

“我们搞商业投资的,对各地各部门领导调动非常敏感,不然对接投资都不知道找谁。张区长,你给我打电话肯定是有什么事吧?”

“既然你猜到了,我就不绕弯子了。杨部长,我们准备在城东滨江搞古建筑修复,具体位置就在城东古城一江之隔,将来纳入江东市旅游圈范围,这可是每年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旅游收入,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

杨萍萍来了精神:“张区长,说实话,我们在临水县的投资很有成效,现在你在我们全省旅游系统也是负有盛名,但是我想肯定不会白分我这块蛋糕吧?旅投公司需要投资多少?”

张政禹想了想,说道:“一个亿,作为回报,整个滨江古建筑区的经营权限由你们持有,除了纳税之外,其他的景区收入区政府一分不要,你看这样合理吧?”

“合理,但是这个事还要再研究一下,你容我几天,我晚点给你回话。”

张政禹把这次商谈的结果简要给陈静做了汇报,陈静直呼可惜:“政禹,说实话我是真舍不得,城西区每年旅游收入都有大几千万,经营权给了省旅投,我们的份额就大大减少了。”

张政禹也很理解,但是现在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劝解道:“区长,现在每个月区里的工资都要发两千多万,我们现在账上的资金坐吃山空不了多久。只能暂时牺牲眼前,把这段难关先度过去再说。”

“我明白这个道理,也赞同你的提议,就是觉得挺可惜的。”陈静拢了拢头发。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梁万霖的工作开展非常迅速,编办很快就批准了区文化局文物科的编制。同时滨江古建筑区申报江东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现在万事俱备,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汇集到滨江古建筑区,张政禹又费了好大力气去磨区委书记孟辉,两人一起去拜访了市委宣传部长吴海平。

谈了发展设想之后,吴海平表示非常认可,城东区那块老房子正好处在市中心位置,这么多年成了江东市脸上的一块狗皮膏药,对市容影响极坏,每次上级领导过来视察,自己都不敢带他们从滨江片区走,现在能开发利用起来,对于全市的市容市貌都有好处。

张政禹趁机提出,能否请市委考虑在市电视台开一个专栏,连续三期对滨江古建筑片区改造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如果能在省电视台做一期报道就更好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