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夫子恨铁不成钢,痛心疾首的教育了半个时辰,直到下了早课才结束,临走时还让她站在学堂门边反省。

夫子刚离开,闻砚桐就在仲冬的暖阳下困意泛滥,靠着墙打起了盹儿。

穿进这本名叫《嫡女无双》的书已经有四天了。闻砚桐当初翻开这本的时候,也没想到会魂穿成书中的同名角色。

一个只出场了两章,在大牢里蹲了两年,最后惨死的炮灰。

原书中闻砚桐的亲爹闻衾,是长安城极其有名的富商,且只有一个妻子,侍妾通房统统没有。闻砚桐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被捧在手心里宠爱。

家境富裕,妻贤子孝,一切都很顺心。只不过闻夫人在坐月子的时候落了病根,再不能生育,没有儿子成了闻衾唯一的遗憾。

闻砚桐自小便知道这事,为了弥补亲爹的遗憾,她决定参加科举,光宗耀祖。

于是这位小炮灰便背上行囊离家出走了。不远万里来到朝歌,花了不少金子才在颂海书院买到一个位子。

但她来的那会儿颂海书院只招收男子,小炮灰只好女扮男装进了书院。可正是这个决定,才让她后来获罪入狱。

小炮灰跟她爹学过写字,以为在书院中念书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颂海书院里多的是王侯将相,钟鸣鼎食之家的少爷,自小接受的教育跟普通人就天差地别。

胸无点墨让她在书院中受不少嘲笑和欺负,而她身上那被平民富商惯出来的娇纵根本不敢显现,与那些少爷的脾性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她变得越发小心翼翼,性子逐渐趋于懦弱。

小炮灰自小受宠,哪受过这种委屈,也想过要逃离颂海书院。但她倾心于原书中的男主,为了那朦胧的爱意,还是没舍得离开。

最后她被原书头号心机女配利用,暴露了女扮男装之事,被冠上欺君的罪名下狱。

欺君之罪,株连九族。闻砚桐一家就三口全蹲了大牢,闻家下人一个没留,财产也尽数充公。

怎是一个惨字了得。

女扮男装进书院是祸事的源头,而与女主角作对则是她悲惨结局的原因。改变结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颂海书院离开,老老实实回长安去。

但闻砚桐穿书之后被那只大公鸡整得身心俱疲,根本没精力制定离开的计划,加之颂海书院只在休沐日放学生出去,是以眼下也没有机会离开。

不过现在,闻砚桐只想好好的睡一觉,然后再考虑怎么回长安。

“瞧瞧,这小子前几日发热烧坏了脑子,昨儿大半夜饿急眼了竟然还拿着刀要去杀报晓鸡,果然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平民,那给读书人报晓的鸡能用来果腹吗?传出去还以为我们书院苛待了他……”

正靠着墙睡得迷迷糊糊时,忽而有一串尖酸的话传进了闻砚桐的耳朵里。

虽然没有提她姓名,但是听这话不用猜也知道是在说她。

闻砚桐当即怒了,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循着声音怒瞪过去,心说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狗东西在我面前嚼舌根!

然目光投过去的时候,没有看见嚼舌根的小人,倒率先看见了站在几个公子哥中间,裹着锦裘的俊美少年。

墨色的眉眼相当精致,约莫十八`九岁的年龄,身量在几人之中拔尖。姜红色的大氅上用银丝线绣了祥云纹,不知嵌了什么,在阳光下竟闪烁着星碎的微芒。

长发被玉簪束起,衣领压着的雪白狐裘更衬得眸色浓重,一眼就看出此人身份非同一般。

而闻砚桐盛满怒意的眼神根本来不及收回,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完完全全的撞进少年懒洋洋的眼眸中。

紧接着就听见那嚼舌根的小人又道,“池三少,这小子竟然瞪你!定然是这几日没人收拾他,尾巴翘上天了!”

闻砚桐一听见那声“池三少”,麻溜的把头撇开了。纵然这少年再俊俏,也不敢再多看一眼。

不管是颂海书院还是朝歌城,都只有一个池三少。

且是个万万招惹不得的人物。

作者有话要说:朝歌:原叫沬乡。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

长安: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文中出现的俩地名跟以上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我觉得名字好听就拿来用。

本文架空,出现的一切全凭风美丽(我)的瞎想。

如果喜欢,请宝宝收藏吧~~

感谢原来苏苏啊扔了1个地雷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