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闻砚桐那边,一路上都自然。池京禧跟程昕两人聊着天,程宵在一边旁听。牧杨则是跟在闻砚桐左右,似乎有什么话想问。

对于方才闻砚桐说的话,几人都看出了端倪。

但是聪明人喜欢自己琢磨,比如池京禧,比如程昕,两人就好像完全没看见一样直接把这事略过,但是心里早就把事儿琢磨透了。

但是还有稍微笨一点的,比如牧杨,他不仅琢磨不出来,还总是着急的想知道答案,于是总想亲自去问闻砚桐。

当然还有完全不知情,也不好奇的人,比如张介然。他这会儿正忐忑呢,因为第一次跟王权贵族和高官之子一起吃饭。

闻砚桐看得出牧杨不安分,便主动跟张介然搭话,不给他提问的机会,“张兄,你去年是在哪个庙中扫雪的?”

张介然转头回道,“也是在念安寺。”

她惊讶了一下,“去年在这里住得如何?斋饭好吃吗?”

张介然便如实回答,“斋饭倒是没什么可挑剔之处,不过住的……”

闻砚桐顿时来了兴趣,“怎么了?是不是没睡好?”

“夜里……闹得有些厉害,所以没怎么休息。”张介然低声说道。

闻砚桐兴奋的摩拳擦掌,“闹什么?仔细说来我听听。”

张介然有些怯怯的抬头看了程昕一眼,小声说,“还是回去再跟你说吧,这里有些不合适。”

她点点头。

在一边偷听的牧杨倒是急了,按住张介然的肩膀,“有什么不合适在这说啊?”

张介然被吓了一大跳,急急道,“无事无事!”

牧杨不依不饶,“我方才明明听见你说有事的……”

闻砚桐扒拉他一下,“你做什么为难张兄。”

牧杨道,“我也想听。”

“那你晚上来找我们不就是了?”闻砚桐道,“反正我们的屋子隔得又不远。”

牧杨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便没有继续追问张介然。

几人一路去了念安寺的斋饭房,足足有十个大房间,里面都摆放了桌椅。

不过到了之后闻砚桐才知道,池京禧他们是有一个单独房间的,并且那个房间门口早就站上了排排侍卫,看到池京禧等人的出现齐齐行礼。

房内极其暖和,进门一张大地毯,吸走了每个人鞋底沾的雪。屋中点了好几盏灯,即便是窗子都被棉帘遮上,室内也十分亮堂。

桌边的椅子都是带靠的,原本只摆了四张,但是侍卫见又添了三个人,于是又从旁边的备用椅子出搬了三张。

闻砚桐暗叹,难怪牧杨说跟着他们会有好吃的,这完完全全就是单独给这几个人大少爷开小灶啊!

虽然皇令说王侯皇嗣进入颂海书院,那都是书院的学生,当一视同仁。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下,皇子还是皇子,小侯爷还是小侯爷,终是跟平常人不同。

闻砚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嘴忍不住一撇。

谁知道这小动作还被池京禧发现了,他道,“怎么?叫你来这吃饭还惹你不高兴了?”

闻砚桐的嘴立马扭了个圈,扬起笑的弧度,“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哪还会生气,小侯爷误会了。”

程昕就笑着说,“那你就多吃点。”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滚烫的菜就端上来了,足足有十道菜外加两份汤,房间内瞬间飘满香味。

闻砚桐仔细瞧了一遍,发现这些菜全是素的。这对于顿顿吃肉的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没有肉的饭怎么能叫饭呢?

接下来就是正常流程,侍卫上来验菜。

菜验完之后,仍是有桌子上地位最高的程昕动第一筷,而后这顿饭才开始。

闻砚桐到底饿了,就算没有肉,吃的也挺香。大约吃了个半饱的时候,闻砚桐才发现张介然和傅子献都很是拘谨,菜很少吃,只一个劲的吃米饭。

闻砚桐暗叹一声,道下回可不能再跟池京禧这几个人一起吃饭了,她那俩小伙伴指定吃不饱。

而且总是公筷私筷来回切换,吃个饭可真够费劲的。

几个人的教养极好,一旦动筷子便不轻易开口说话,于是一顿饭在沉默中吃完了。

张介然先前跟闻砚桐说过,午饭过后才是真正的开始扫雪,扫完雪还要去庙堂里默诵经文祈福。

第一日祈祷国泰民安,第二日祈祷风调雨顺,第三日就是祈祷自己和家人。

闻砚桐吃饱之后在房中转了转,没过多久,寺中再次传来了钟响。而后就有僧人拿着锣轻敲,走过便喊着让人去东侧院集合。

去的时候,书院的夫子早就站再那七层阶梯上等着了,见人来得差不多后,就有模有样的说了一下扫雪节的意义和做法,按学堂分配扫雪区域。

闻砚桐所在的丁六堂被分到了一个几乎没人去过的院子,雪层极厚。

她领着手里的铁锹长叹一口气,结果还是免不了干苦力。正往里进的时候,赵钰一把将她拉住,低声道,“你腿刚好没多久,干活的时候莫要太卖力,随意做做样子便是,免得又把腿别坏了。”

闻砚桐十分感动,连忙点头。

其实不用赵钰说,她自己也知道,傻子才会卖力干活呢。

结果一转头,就看见傅子献相当认真的铲雪。

闻砚桐走他边上,挖两铲子歇一会儿,偷懒偷得很有技术含量。不过没一会儿,她就看见吴玉田也在不远处偷懒,还跟旁边人唠嗑,样子很得意。

闻砚桐自是看不惯他得意,想着先前他还用杀鸡的事陷害她,于是心里就更不舒服了,拎着铁锹走到他身边。

铲了慢慢一铁锹的雪,然后使劲扔在了吴玉田的身上,把他的头和脸倒得全是雪碴。

吴玉田大叫了一声。

闻砚桐立马丢下铁锹上前,“哟,真对不住,没看见吴公子在边上呢!”

她拽着吴玉田的衣领用力抖了抖,雪碴就顺着他的脖子往衣裳里掉落,冰的吴玉田大叫几声,一看是闻砚桐当下就要推她。

好在闻砚桐早有准备,往旁边一闪,顺道在脚下绊了吴玉田一下,顺着他的后背一推,吴玉田整个就栽进了雪地里。

这下可是如了闻砚桐的意了!她立马蹲下用膝盖压住他的肩膀,把雪抱起来埋在吴玉田身上,瞬间就把他埋住了。

趁机还抓了两把往他衣领里塞。

冻死你个瘪犊子!

吴玉田被冰的哇哇大叫,还不忘骂闻砚桐,挣扎着要爬起来。可闻砚桐不给他机会,趁他大叫的时候就往他嘴里扔雪,让他吃了满嘴的冰凉。

最后还是赵钰看见了,匆忙赶来,闻砚桐被傅子献拉开。

吴玉田气疯了,从雪里爬起来就破口大骂,谁知道李博远就站在边上,当下给了他一脚,“读书文人,口中竟如此不干不净的辱骂同窗,学问都学到狗肚子去了?!”

吴玉田吓了个魂飞魄散,立马认错,还状告闻砚桐的罪行。

闻砚桐撇着眉毛装无辜,“我方才是被吴玉田不小心绊倒的,我也不想压在他身上啊。”

吴玉田被她这副无辜样气得肝疼,一蹦三尺高,“他这是装的!装的!他还往我脖子里塞雪……”

李博远当头一巴掌,“给我闭嘴!老实扫雪,再敢闹事我罚你扫到入夜!”

吴玉田委委屈屈的闭嘴了。

闻砚桐自然也少不了一顿批,但是有赵钰在旁边说话,好歹没挨李博远的巴掌。

扫雪的时光过得是很快的。

其实本来就不长,到底都是些金贵的公子哥,说是扫雪不过是小小锻炼一下,也没人敢让他们一直干活,剩下的时间都是去庙堂里默诵经文了。

闻砚桐在默诵的时候一直打瞌睡,困得眼睛都睁不开。池京禧他们都在别的庙堂,牧杨在下午扫雪的时候就擅自跑去跟着池京禧一起了,这会儿也没在一起,压根见不着面,没有她感兴趣的事,困意自然就涌上来了。

等默诵完,闻砚桐的瞌睡也打完了。晚上的风很冷,她和傅子献草草吃完饭,各自回房了。

张介然已经在房中看书,闻砚桐没有打扰他,自己去打了热水房烧得热水简单擦洗一下,然后才回房中。

两人间就是左右一个小房,中间的房摆了桌椅之类的。闻砚桐把桌椅挪开,又取了备用的棉被铺在干净的地上,把张介然喊来坐。

白天的事,她还等着好好问问呢。

张介然合了书本,走到棉被旁脱鞋坐下,说到,“闻兄为何要在地上铺棉被?”

“这样才有氛围嘛。”闻砚桐道。

张介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闻兄想知道什么?”

闻砚桐道,“自然是你去年在念安寺没有睡好的原因啊。”

张介然便说,“此事倒是说来话长,因有一年之久,有些事我大概是忘了,不过尚记得一点,能与闻兄说上一二。”

“那你快说,”闻砚桐催着道。

张介然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想着从何说起,正要开口的时候,闻砚桐却打断了他,“等我一下。”

她起身,跑去了床边背起自己的被子,然后扔到张介然身边,又把小暖炉往两人旁挪了挪,说道,“盖着吧,这暖炉不够暖和,别冻凉了。”

张介然摇头,“闻兄你身子弱,你盖着吧。”

闻砚桐也不强求,把棉被裹在自己身上,刚坐好,又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让张介然再等一会儿。

这回她直接穿鞋出门了,没过多久,再回来时就把傅子献带来了,笑着道,“人多热闹嘛。”

傅子献一脸茫然,他洗完了手脚正准备睡觉的,就被闻砚桐拉来了。

闻砚桐把他按在棉被上坐下。棉被其实并不大,坐三个人也就刚刚好,再多的空隙就没了。

闻砚桐准备好,正要让他开始说时,突然想起了敲门声。

三人同时看向房门,闻砚桐便道,“是谁啊,已经睡觉了,没事就离开吧!”

下一刻,门外响起牧杨的声音,“你谁那么早?骗谁呢!”

闻砚桐心道这家伙果然来了。于是又跑过去给他开门,结果开门一看,发现不止有牧杨一个人。

他还带来了池京禧,程昕和程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