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竹马绕青梅(2 / 2)

若能找到那是最好,将孩子送回家去让人一家团聚。

若不能找到,总也得给那些丢了孩子的人家一个交代。

要知道有些人家丢一个孩子,那可是要了人一家人的命。

事情都安排下去,苏柒若才回宫去见皇上。

皇上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本想着先好好训斥她一番,可见她小小模样一本正经地禀报着各地拐卖孩童事件,所有的话都哽在喉咙里,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小小的少女躬身抱拳:“皇祖母,这便是孙女儿所知,其余还需京兆府及各地官员调查。”

皇上紧握的拳头松开,缓缓舒出一口气来,眼角眉梢都带着骄傲。

不愧是她苏家的孩子,胆子够大,也不鲁莽。

若是苏柒若真的莽撞跟着追出城去,万一中了那些奸人的计,才叫得不偿失。

她懂得审时度势,很好。

“此案若能破获,记你们一功。”

苏柒若一喜,替几个好姐妹谢恩道:“多谢皇祖母。”

这功劳一记,她们变也算是史上留名了。

一群不到十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些,配得上留下一笔。

午后容蕴和沐锦琪就回来了,她们跟着御林军和巡防营还有京兆府的人一起去追那些人,里面有个聪明的孩子沿路用枝叶做了标记,顺着记号很快就将人抓了。

带着十三个孩子跑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尤其是京城里的孩子大多早慧,除了哭,他们还懂得怎么拖延赶路的时间。

吃喝拉撒一折腾,就等到了救兵。

苏柒若也很好奇那个聪明的孩子是谁家的,便多问了一句。

沐锦琪笑道:“那是御史刘大人家的公子,今年八岁,和父亲出门去书斋,路上遇见了熟人,刘家主君打招呼的空当就被人劫走了儿子。”

容蕴对那刘小公子也是赞不绝口:“那是十三个孩子里唯一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哭的,他用带着叶子的树枝所摆的记号指向明确,说是从大理寺曾经查过的一桩案子里学的。”

留刘小公子的父亲正是大理寺卿家的公子,刘小公子自小就喜欢听父亲讲一些大理寺的案情,对此十分感兴趣。

“临危不乱还能想办法自救,不简单。”

“这位刘小公子可与小凌他们是同窗?”

“正是。”

“倒是个聪明的,以后说不定能接他外祖的衣钵。”

东陵史上也是有男子入朝为官的,所以苏柒若这么说大家也没觉得意外。

若当真有大能,皇上也会破这个例。

“那刘家的小公子好像就叫刘正明,取的是正大光明之意。御史府和大理寺卿皆是孤臣,从不参与党派之争,可信。”

容蕴这意思很明显了,如果刘正明有胜过女子的大才能,这个人以后可用。

“不论男女,凡有才之士,能以民为先者,皆可用。”

苏柒若这句话并非只是说说,在她后来登上皇位后所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准许男子参加科考,朝中特为男子设立四个官职,有能者居之。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