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密藏拖雷(1 / 2)

血雨啸狂刀 新刀太子 1455 字 2022-04-21

哈拉和林城,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完成,这里的斡儿朵更大更多,远远望不到边,遍布在草原山上山下各地。

前来接驾的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军、宗主部族等早已等候在城外,窝阔台下了金帐,接驾的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军、宗主部族等数千人连忙下跪行礼。

窝阔台眼含热泪,宣布拖雷逝世的消息,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领、宗主部族等数千人惊愕不已,失声痛哭。

拖雷灵柩由众人扶着灵,由十头大牛拉着向各个大斡儿朵(斡儿朵是拖雷生前的宫帐,也是其主要妻室所居之宫)而去。

成吉思汗去世时,灵车运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皇家大营后,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

成吉思汗的灵柩被轮流放进各个斡儿朵。

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领得到拖雷发出的讣告后,立即从这个庞大帝国的各地前来奔丧,哭泣着向灵柩告别。

据说远道者走了三个月才赶到。

拖雷之死,是在灭金北还的时候去世的,窝阔台早已经发出讣告,远在外面的主要宗主将军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哈拉和林城。

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丧葬仪式。

蒙古葬俗,因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定,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们的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

传统的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

土葬,以前多为王公贵族选用。

开挖坟坑时,最浅也在九尺以上,挖坑时的草皮放在一边,等把尸体埋好后再将草皮移回。

不久,草又重新长满原地。

若怕以后记不住地点,就在地面上垒几块石头做记号。

火葬,是随着藏传佛教进入草原后出现的一种丧葬形式。

喇嘛死后多用火葬,一般都在野外进行,火化的同时立墓。

随着时代的进步,蒙古族人的葬礼也以火化居多。

还有一种,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一直到掉下来为止。

然后将尸体置于荒野,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能进入天堂。’

因此,即使成吉思汗这样显赫的帝王或者元朝历代皇帝,也都没有留下豪华的陵墓和陵园建筑,使得“成吉思汗陵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天子无论死于何地,都要运往漠北肯特山起辇谷(成吉思汗时称为不儿罕山,位于蒙古国北部中央省和肯特省,蒙古圣山,不儿罕山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安葬,葬处是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

元代诸帝除宪宗蒙哥葬地不详外,其余皆葬起辇谷。

据史书记载,1226年,成吉思汗以抗命之罪领兵亲征西夏。

经过所向披靡的一系列征战,成吉思汗就已感到身体不适。

弥留之际的他,让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号令天下,并让诸子立下了拥护窝阔台继承汗位的文书。临死前,他又对窝阔台、拖雷以及诸大将嘱咐了深思熟虑的灭金方略,并特别叮嘱他们,他死后先不要为他发丧举哀,以免让敌人知道他已经死去。

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将装有成吉思汗遗体的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秘密放到用12头犍牛拉着的大车上运往葬地。

为了不走漏半点风声,送遗体的灵车,沿途所遇,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杀死。

实际上这也合着一种古老的风俗,为死者寻找其在阴间的奴仆。

尤其是当西夏国王带领众臣打开城门向蒙古军投降时,蒙古士兵如恶狼般扑上去,将人统统杀尽,把整座都城夷为平地。

蒙古兵在杀死这些人的同时,还杀死这些人的牛马牲畜,边杀边说:“到阴间侍奉我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