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1 / 1)

第1036章听着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是连连点头。“李秋啊,若是我大唐大多数官员都能如你一样。”“又何愁这天下不能大治?”“你的这几个要求,朕答应与你。”“并且,这件事,朕就交由你这位尚书右仆射来亲自督办。”“你可以挑选趁手的官吏、人手去做这件事。”“只要真的能如你所说,让种植下去的农田大丰收。”“朕对你定有重赏。”......在这件事定下来之后。李秋也就着手去操办起此事。远在幽州的张蕴古、宋佑等人,在收到了加急信件后。也随之开始准备起来。其实李秋这个想法,早就想要去做。只不过以前他只是幽州大都督。也只管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所以他不放心,也不能将种子交出去。但现如今,他已经做了这尚书省的宰相。拥有了管辖权,政策的定夺权。时机也终于成熟起来。在随后的几天里,李秋抽空去大安宫拜见时。也就将这件事说给了太上皇听。一听到此,让太上皇给他好一顿批评教育。说这种事情,为什么不提前说给他听听,询问一下他的意见?眼下,李秋把这种子白白的交出去,除了得罪一群权贵。对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听着太上皇的有些莫名的一顿训斥。李秋是真的是一头雾水。在以往,自己每当做利国利民之事时,太上皇总是鼓励的。可今天,却是有些不相同。随后,在平复一下心情之后。太上皇语重心长的去嘱咐李秋。接下来他要去做的事情,首先,是拉拢官员和众多士族。当然,以李秋的性子,就算不喜欢这群士族,贵族。也可以。但你绝对不能无端得罪他们。其次,就是抓紧时间,增强幽州十三州、燕云新城,以及辽西地域的力量。进一步的征兵,加强练兵。尤其是在辽西地域。之前在攻下辽西七城后,不是也接收了很多平民吗?正好把他们全都变成自己的人口。从中大量征兵出来。这样既方便管理,还能加强自己的力量。再者,既然献出种子这件事目前已经定下来了。那就不再提之前之事。随后接下来,李秋必须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种子留起来做底牌。先拿中下等的试水。等到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将最好的拿出来也不迟。听着太上皇的一系列建议,李秋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太上皇,您说的这几件事,还真的说到我心坎里了。”“之前跟你您提起过。”“高句丽邀请我大唐使臣出使高句丽。”“朝廷最终派出了高季辅。”“在年节之前,魏征就曾带他来找过我。”“说高季辅之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让我想想办法,护住他的安全。”“所以我原本就想,集合幽州、燕云等兵力,于怀远城。”“予以威慑。”“不过我却没想到大量从辽西原住民征兵的打算。”“等回头我立即写信给幽州,让他们立即去做。”“还有那些种子。”“我的打算也是先以试探为主。”“不会贸然就将所有种子都拿出来。”见他开了窍,太上皇这才是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太上皇心中本意是,让他积聚力量,少立仇敌。进一步的增强手中的兵力。好为将来做准备。以后万一出现什么险情,李秋最起码能够自保。当然,这些话暂时还不能明说。目前李秋因为高句丽那边的动静而正在进行征兵,练兵。也算是殊途同归。“李秋啊,关于这一次你们圣上遣你去做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怎么打算的?”听到此,李秋不由得皱眉。就把自己之前打算的,全程从幽州调得力之人,加强监督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不料太上皇却是深深的摇摇头,“你要是这样想,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你们圣上遣你亲自去负责此事,还让你寻得力的官员去用。”“这可是莫大的一份权柄。”“你想想看,这件事注定了是一件至少需要几年时间的大工程。”“这些官员调过去后,他们以前的官职肯定就做不了了。”“这也就相当于,你们陛下给了你一堆空闲着的官职给你。”“这个权力说大,可就是太大了。”“之前子信走之前,曾跟我说起过。”“这次年节,他已经将自己的那些老关系,人脉,都交给了你。”“所以在这些人里面,只要真心与你走近的。”“同时又仕途不得意,寻求变动的,你都要把他们要过去。”“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帮着你,这件事应该是不难。”“除了他们,你幽州那边想要提拔的,确实有才干的。”“你也正好趁此机会,把他们都拉进来。”“只要这个门槛迈进来了,他们就算是踏入了仕途。”“以后你再想要调动他们,将他们安插到其他的位置,就要容易太多。”“当然,这样一个机会,肯定还会有很多人盯着。”“要是有过来想要举荐,安插官员的。”“你也可以酌情去办。”“多积攒一些人情,也不是坏事。”“除此之外,眼下朝廷大军已经出征。”“你现在就要开始为程名振做兵部尚书一事,提前做出准备了。”......在魏王府。岑文本和魏王李泰,也在谈论着此事。“殿下。”“这一次您在武德殿开设文学馆。”“天下饱学之士云集而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缺少背景和门第之人。”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