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1 / 1)

第1035章“可能从外观上和口味上,幽州产的粮食与其他地方无异。”“但是在产量上,却是相差甚远。”“我们幽州种植的作物,种植较密。”“根茎相对粗壮,结的果实也饱和。”“秋天时,每亩产量要比其他区域的每亩收成,多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之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幽州等十三州。”“土地相对贫瘠,面积也少,养活的人口多,却还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粮食来。”听着李秋的话,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众人,尽皆是一脸的质疑。和难以置信神色。倒不是他们不肯相信李秋。只是李秋说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随后,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李秋,你的意思是,几十倍,上百倍这么大的悬殊。”“都是因为你们用的作物种子不一样?”李秋点点头,“陛下,就同之前我们带到长安城中的玉米、番薯,土豆一样。”“我们幽州的稻谷,麦等此类作物,其实也是大为不同的。”“这些作物的种子,有的是从西域丝绸之路流入进来。”“也有的是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很多地方搜寻强壮的秧苗。”“然后不断的进行培育,筛选。”“久而久之,随着这些作物一茬又一茬的更新换代和不断优选。”“我们的种子,也就远比大唐其他地区百姓所种植的,好了太多。”“就像臣在芙蓉园中弄的那个水晶宫,暖棚。”“其本意就是为了试验,做筛选用。”“只不过总被人误解,我费尽心力弄那个水晶宫,只是为了能吃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在幽州等十三州那边,还有很多类似的地块。”“都是一样的功用。”“当年长孙大人去时,也曾到过这些地块去亲眼见过的。”听着李秋的话,长孙无忌不由得吹胡子瞪眼。“李秋啊,你这个混小子!”“当年我去之时,却是到了你们专门种植土豆的地块。”“可你们当时却根本就没有明说嘛!”“我就觉得,这背后可能不是这么简单的。”“但却万万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藏着这么大的玄机。”“还有你,有着这么好的东西,竟然还掖着藏着的。”“若是真如你所说,你们幽州的种子真如此了得的话。”“那你可就是足以载入史册,千古留名的一件大功德。”“难道还怕陛下和朝廷亏待了你,少了你的功勋不成?”长孙无忌这话,也是给定了基调。就是在帮着李秋讨要赏赐和功勋。果不其然,李世民此刻也是扁扁嘴,看了李秋一眼随之说道:“辅机说的没错。”“你们这些种子,也是用了心,费了力气才得来的。”“朕和朝廷也不会白要你们的东西。”“说说看吧,若是让你献出一部分种子,你都想要些什么赏赐?”听到这里,李秋急忙的躬身,无比坚决的表明态度。“陛下,您刚刚给了臣那么大的赏赐。”“连茶引都永久免税,给了臣。”“臣又怎敢再要什么赏赐?”“而且,在臣的心底,也是希望我大唐兴盛,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能有这样一份功绩和百姓们心中念一句好,臣就已经知足了。”“像这种千古大计,臣是万万不敢耽搁的。”“不过,臣这里,倒是有两个要求。”“希望陛下能答应臣。”李世民这时候轻笑一声。“呵,什么要求,你说来听听。”李秋随之说道:“陛下,关于这些种子。”“臣愿意免费赠送给天下百姓去耕种。”“只不过,想要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可不只是单单把种子种下去这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还需要有经验的人去传授,辅导才行。”“而荆州、岳州、复州等地,向来与我幽州等十三州往来密切。”“臣打算先从荆襄之地,开始尝试。”“同时,在臣的心中,也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天下大同,消除贫富差距。”“所以臣要提的要求是,这些种子和作物,百姓可以种。”“但士族、地主豪绅不能种。”“同时,从赠予种子,再到传授经验,以及平时的监督。”“都由幽州十三州的人来做。”“以免这些种子在交到各地州府手中后,最终还是流入到士族、豪绅那里去。”听着李秋的话,像王珪、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个,均是苦笑着摇摇头。对于李秋的这种与常人迥异的特立独行,他们多少习惯了些。而像萧瑀、岑文本,李泰,李承乾等人。则是心中不由得腹诽。心想这个李秋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从古至今,这天下的更替,都是掌控在士族、贵族阶层手中。所以无论是皇室,还是各级官员,都是在极力讨好这群人。但这李秋却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眼下的这种要求,摆明了就是要得罪全天下所有的贵族阶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就偏偏打了鸡血一样去做?这种人,真的是不可理喻!对于李秋的这种奇葩要求,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声,微微摇头。“李秋啊,也不怪之前王珪夸你,说你是从古至今都罕有的一位重臣。”“难道你这么做,真的就一点私心,个人的利益都不去考虑?”李秋这时候笑笑,“陛下,从古至今,这天下贵族得意,但未必国运昌隆。”“但每一次百姓得意时,都定然是天下大治。”“臣这个人,对做官和所谓权力,当真是没太大兴趣。”“如今既然做了这大唐的宰相,就总得为天下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臣可不想等哪天走在街上,被百姓们在背后戳脊梁骨。”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