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暑天寒冬,婆婆每天准时会在弄堂出现。劳累折磨的她背驼的像虾米,脸上布满皱纹,头发也白了。尽管还有劲的手青筋突爆。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刷马桶的婆婆才五十岁还不到。家里有八个儿女需要供养。
再后来,她子女也成人了,不让出来刷马桶。还听说她的儿女们很孝顺。
那时候,全弄堂只有一个地方供生活用水,即弄堂口有自来水,一根水管接两个水笼头。全弄的人都在这儿放水挑回家水缸里备用。
自来水有人管着,还有开放的时间规定。不开放时用洋铁皮罐头做的罩子盖上并锁起来。
在水站放水需买水筹,好像记得有一分、五分、一角的竹子的牌子,上面火钳烙的面值。一分的水筹可放水桶大担一担。
水站有两种水桶叫大担、小担。
大担可容一百斤水,小担容五十斤水。居民可以借桶往家挑水。也可以用自家的工具来买水。
另外,居民家有洗衣被等,就将自家的大脚盆放在笼头边放水洗衣被等。也有人将菜,米等到这儿来洗。
所以每到早上或下午,就像农村的井台一般。围着许多妇人在这儿洗滌东西。边洗边聊着家长里短。